影音★【有影】增18例4死「疫情可控」 陳時中:下周沒突發疫情、會鬆綁防疫!

【有影】增18例4死「疫情可控」 陳時中:下周沒突發疫情 會鬆綁防疫!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 李新琳/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可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國內新增2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8例本土及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依目前趨勢圖,相對的疫情可以控制,只要下周沒有突發情形,會鬆綁防疫措施,將先跟地方討論強度跟執行上需注意的地方。

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18例本土病例,其中9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13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12日至7月19日。個案分布以台北市7例為最多,其次為新北市6例、基隆市3例、桃園市2例;其中13例為已知感染源,餘5例關聯不明,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

陳時中強調,指揮中心今早在全國防疫會議上,也已經跟各縣市提及,目前本土案例仍以雙北比較多,其餘各縣市有零星群聚,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年齡有下降趨勢,提醒地方政府防疫焦點要納入青年族群。

陳時中也明確鬆口,只要下周沒有突發情形,會鬆綁防疫措施,但在宣布之前會先跟地方政府討論強度跟執行上需要注意的地方,再行公布。

指揮中心補充,今日新增4例死亡個案,為3名女性、1名男性,年齡介於6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7日至7月16日,確診日介於5月22日至7月19日,死亡日介於7月16日至7月19日。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18日累計公布1萬4210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2348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6.9%。

指揮中心統計,國內迄今累計1萬5453例確診,分別為1241例境外移入,1萬415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個案中累計106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77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6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84例、台北市292例、基隆市27例、桃園市23例、彰化縣14例、新竹縣10例、台中市4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台東縣、雲林縣、南投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7月20日新增死亡COVID-19確診個案表.pdf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Ryan粉注意!中國製「便當盒」竟不耐酸 筷匙恐溶出塑膠下肚

收到簡訊了沒?170萬人即起可預約打AZ 只有2天時間預約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一位小小孩決定在爸媽面前表演他的跆拳道學習成果要踢破這片木板 結果踢了三下木板都沒破反而自己穿了鞋的腳趾頭痛死他了! 一氣之下決定把害她腳痛的鞋給丟了! 於是他光著腳再次挑戰木板! 結論當然是更痛!哈哈哈 他就決定再次把鞋子穿起來比較好! 這部影片短短三天就被瘋狂60萬人次分享出去因為弟弟真的太可愛...

閱讀詳情 »

在甚麼情況之下會產生左拉球呢?當下桿擊球時,揮桿順序是先揮擊打到球之後,身體才產生連動轉身的時候,會造成左拉球產生。讓我們簡單複習下桿順序:從身體的核心與下半身開始,帶動轉身,接著是肩膀,最後是手臂揮動。透過揮桿順序可以了解到,會產生左拉球是因為下半身是一個鎖死狀態。該如何改善呢?下桿時身體重心做一...

閱讀詳情 »

三重白山高球俱樂部成立於1986年,由設計師鈴木正一操刀,自開幕至今一直維持著高人氣與入場率,平緩的丘陵地中展開的18洞富有個性及需要戰略應對,對於球迷們而言具有相當的魅力。在這個球場中可以望見雄偉的青山高原,而絕佳的地勢不用煩惱會出現逆光,想要征服這個球場不僅需要力量與技術,更考驗著你對於這座球場...

閱讀詳情 »

馬來西亞一位6歲女童因媽媽顧著講電話和丈夫吵架,不慎墜下五樓身亡… 《Malaymail Online》昨天報導,女童索菲婭(Nurhayada Sofia)和妹妹跟著媽媽逛街。3人走近電扶梯時,媽媽接起電話後跟丈夫發生了爭執,兩個小孩就在旁邊玩耍,突然間索菲婭掉入電扶梯旁縫隙,從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