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死亡兩位數降不下來!611再24死 陳時中點名「大家還要提高警覺」

【有影】死亡兩位數降不下來!611再24死 陳時中點名「大家還要提高警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王聿瀠 程子奕 李新琳/台北報導

單日死亡人數還在二位數不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286例本土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4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分析指出,儘管這周個案比上周少一點,但疫情來到這個地方,尤其除了雙北地區之外,其他縣市亦有比較多案例「大家還是要提高警覺」。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從5月11日這一波的本土疫情大爆發以來,不到一個月已累計確診1萬1207例、死亡373人。而單日死亡人數的最高峰迄今紀錄為單日37人(6月5日)。

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286例本土病例,為141例男性、14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9日至6月10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120例最多,其次為苗栗縣56例、台北市49例、桃園市19例、新竹縣12例、基隆市8例、彰化縣7例、臺中市4例、宜蘭縣及新竹市各3例、雲林縣及花蓮縣各2例、台南市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117例中,109例為已知感染源,8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至於今日新增24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12位、女性12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3日至6月8日,確診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10日,死亡日介於6月2日至6月9日。

指揮中心統計,國內迄今累計1萬2500例確診,分別為1153例境外移入,11,29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新增9例空號 (案6616、9671、10339、10348、10350、10359、10452、11381、11865),累計87例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385例死亡。

6月11日新增死亡COVID-19確診個案表.pdf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醫護「嫌自己髒…」不敢回家 陳宗彥出面喊話!盼飯店推暖心優惠

雲林特權插隊、台北好心肝偷打疫苗 陳宗彥:祭行政+司法雙重調查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大腦三原力」—好的專注力、記憶力和思考理解力,是我們腦神經系統健康運作下,自然會產生的三種扎實基本能力,能夠幫助我們進行感知、覺察、推理、判斷和決策,是我們想要平順生活,和追求任何夢想的一切根本和基石。   大家可以和我一起想像一個情境—迷霧的大腦森林,當我們走...

閱讀詳情 »

內容編輯/Vera Chen 急性哮吼症作祟時,孩童會發出如狗吠一般的咳嗽聲,常把父母嚇壞了!尤其哮吼症狀在晚上更為明顯,嚴重還會演變成支氣管炎、呼吸窘迫症,爸媽們不可輕忽!   哮吼症,感染機會男生>女生 「哮吼」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急症之一,主要是由於咽部會厭以及聲帶附近發炎腫脹,引起...

閱讀詳情 »

睡前追劇是腦霧致命傷?! 近幾年的劇沒有最好看,只有更好看!我的病人群和朋友圈,很多人都陷入瘋狂追劇的生活中,平常大家回到家吃完晚餐,洗完澡,再做做手邊的事,最好的追劇時間,就是趁睡前的那段空檔了。   但必須要跟大家聊聊,睡前追劇可能會造成的大腦負擔!如果有腦霧問題的時候,還是要小心追...

閱讀詳情 »

把握腦霧修復黃金期,啟動大腦清洗程序 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腦霧修復準備黃金期」,在睡前三至四小時的時間,如果我們可以讓大腦還有身體,在這段睡前時光,真正地舒緩跟冷靜下來,就能有比較高的機會,成功地入睡,甚至保持之後的深眠,讓大腦順利進行代謝物清除程序(Metabolite clearance)。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