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治療、手術失誤零容忍! 台灣牙醫靠數位科技練就「強心臟」

【有影】治療 手術失誤零容忍! 台灣牙醫靠數位科技練就「強心臟」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根據國健署調查,在台灣,牙周疾病及蛀牙盛行率竟高達9成,部分民眾因長期忽視口腔清潔,造成嚴重蛀牙,或因嚴重牙周病等骨頭嚴重流失,面臨到大部分的牙齒都無法留住,最終須選擇全口重建的方式來治療。隨著國人對牙齒重建的需求大增,要求也越來越高,就連臨床經驗豐富的資深牙醫也不免大嘆在台灣看牙得有顆強心臟,因為對於治療判斷與手術上的失誤,幾近零容忍。

臨床案例上選擇全口重建治療的病患,多數是因長期忽視口腔清潔,像是蛀牙嚴重到無法再修復、嚴重牙周病造成齒槽骨流失,牙齒地基動搖及脫落等情況,最終面臨大範圍的缺牙,尋求醫師進行全口牙齒的重建複雜工程。

事實上,隨著科技不斷進步,以及民眾對牙齒重建的期待升高,對專業度、技巧與美學要求極高的「植牙全口重建」,臨床上病患的需求大幅增加,卻也最考驗醫師個人的知識與技術。

當代牙醫數位植牙中心假牙贋復專科郭芯妤醫師表示,全口重建困難在於技術層面,醫師背負著使命「恢復病患牙齒尚未破壞前的理想狀況」,從最初的病人口腔資料蒐集、咬合功能的診斷、治療計畫擬定,到植牙臨時假牙的製作、贋復物的醫療材料,再到最關鍵的植體完全植入,手術後的定期追蹤,每一步都攸關著醫師對於治療掌握的精準度,與植體和假牙使用壽命的品質。

▲(CNEWS資料影片)

對於治療判斷與手術上的失誤,幾近「零容忍」!郭芯妤觀察到,台灣醫病雙方的期待,使醫師在整個全口重建的流程及技巧上,都必須有極高又具精準的掌握度,才能在治療中全面準確掌控。

數位科技醫療在全口贋復重建中,在歐美先進國家扮演著重要角色,郭芯妤提及,台灣牙科醫療十分先進且和國際接軌,包含口腔掃描、電腦斷層等,透過數位軟體相結合,醫師能先模擬病患的外觀、咬合、牙齒型態等,同時也讓病患預先遇見自己治療完後的笑容模樣,與醫師更完善的溝通,最後透過科技的輔助,縮短製作的時間、精準地製作出醫病雙方滿意的假牙。

【有影】治療 手術失誤零容忍! 台灣牙醫靠數位科技練就「強心臟」

【有影】治療 手術失誤零容忍! 台灣牙醫靠數位科技練就「強心臟」
▲(CNEWS資料照)

郭芯妤坦言,運用數位科技導入全口重建的臨床治療,最重要的仍是,尋找具有假牙贋復專科資歷,且受過專門植牙贋復專業訓練的醫師,其透過對於手術的熟絡與掌握度,控制醫療品質,降低手術的風險、增加病人舒適性,幫助醫病關係更上層樓。

「提供病人更舒適的治療選擇,同時達到精準的治療,是所有贋復科醫師的終極目標,也是數位全口重建的核心價值」郭芯妤一句話總結。

新聞照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植完牙卻鬧眩暈、臉麻麻? 當心誤傷臉上兩大危險區域

【有影】40歲以下年輕人滿口爛牙! 恐是「快速破壞型牙周病」已上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確定病例,境外移入個案有6例來自緬甸,6例都是境外生;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8例境外移入個案,為2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40多歲,分別自緬甸(案16292至案1...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 韓羽婕 劉宇軒/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30多歲,分別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案16287)、美國(案...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人氣日劇《月薪嬌妻》番外篇真的成真了!「國民老婆」新垣結衣與劇中男主角星野源,近日無預警公布兩人正式結婚成為名正言順的夫妻,消息一出不僅讓粉絲們都心碎,也讓新垣結衣的好老婆形象更加分!這次就跟著儂編來看看咱們女神,是如何透過5招保養瘦身密技,維持永遠...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台北報導 行政院今(24)日在立法院再提出「3+11」補充報告,但爭議仍不斷,繼上午吐出「3+11和800條人命有什麼關係?」之後,曾說過為3+11負責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主持疫情記者會時,被媒體追問這句話是否是卸責時,態度仍然強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