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治療、手術失誤零容忍! 台灣牙醫靠數位科技練就「強心臟」

【有影】治療 手術失誤零容忍! 台灣牙醫靠數位科技練就「強心臟」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根據國健署調查,在台灣,牙周疾病及蛀牙盛行率竟高達9成,部分民眾因長期忽視口腔清潔,造成嚴重蛀牙,或因嚴重牙周病等骨頭嚴重流失,面臨到大部分的牙齒都無法留住,最終須選擇全口重建的方式來治療。隨著國人對牙齒重建的需求大增,要求也越來越高,就連臨床經驗豐富的資深牙醫也不免大嘆在台灣看牙得有顆強心臟,因為對於治療判斷與手術上的失誤,幾近零容忍。

臨床案例上選擇全口重建治療的病患,多數是因長期忽視口腔清潔,像是蛀牙嚴重到無法再修復、嚴重牙周病造成齒槽骨流失,牙齒地基動搖及脫落等情況,最終面臨大範圍的缺牙,尋求醫師進行全口牙齒的重建複雜工程。

事實上,隨著科技不斷進步,以及民眾對牙齒重建的期待升高,對專業度、技巧與美學要求極高的「植牙全口重建」,臨床上病患的需求大幅增加,卻也最考驗醫師個人的知識與技術。

當代牙醫數位植牙中心假牙贋復專科郭芯妤醫師表示,全口重建困難在於技術層面,醫師背負著使命「恢復病患牙齒尚未破壞前的理想狀況」,從最初的病人口腔資料蒐集、咬合功能的診斷、治療計畫擬定,到植牙臨時假牙的製作、贋復物的醫療材料,再到最關鍵的植體完全植入,手術後的定期追蹤,每一步都攸關著醫師對於治療掌握的精準度,與植體和假牙使用壽命的品質。

▲(CNEWS資料影片)

對於治療判斷與手術上的失誤,幾近「零容忍」!郭芯妤觀察到,台灣醫病雙方的期待,使醫師在整個全口重建的流程及技巧上,都必須有極高又具精準的掌握度,才能在治療中全面準確掌控。

數位科技醫療在全口贋復重建中,在歐美先進國家扮演著重要角色,郭芯妤提及,台灣牙科醫療十分先進且和國際接軌,包含口腔掃描、電腦斷層等,透過數位軟體相結合,醫師能先模擬病患的外觀、咬合、牙齒型態等,同時也讓病患預先遇見自己治療完後的笑容模樣,與醫師更完善的溝通,最後透過科技的輔助,縮短製作的時間、精準地製作出醫病雙方滿意的假牙。

【有影】治療 手術失誤零容忍! 台灣牙醫靠數位科技練就「強心臟」

【有影】治療 手術失誤零容忍! 台灣牙醫靠數位科技練就「強心臟」
▲(CNEWS資料照)

郭芯妤坦言,運用數位科技導入全口重建的臨床治療,最重要的仍是,尋找具有假牙贋復專科資歷,且受過專門植牙贋復專業訓練的醫師,其透過對於手術的熟絡與掌握度,控制醫療品質,降低手術的風險、增加病人舒適性,幫助醫病關係更上層樓。

「提供病人更舒適的治療選擇,同時達到精準的治療,是所有贋復科醫師的終極目標,也是數位全口重建的核心價值」郭芯妤一句話總結。

新聞照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植完牙卻鬧眩暈、臉麻麻? 當心誤傷臉上兩大危險區域

【有影】40歲以下年輕人滿口爛牙! 恐是「快速破壞型牙周病」已上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輔助性化療突破性發展,讓胃癌治療有如發現新大陸。(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在台灣,每年有接近4千例的新增胃癌,棘手的是,其中有3成發現已晚,增加治療困難度,不過,國內抗癌名醫、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以書拿大航海時代為比喻,強調近十年來胃癌治療有如「發現新大...

閱讀詳情 »

▲台灣人早期胃癌發現比率遠輸飲食習慣相近的日韓,醫師點出最大問題癥結在於篩檢。(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明明飲食習慣差不多,台灣的胃癌病人,相較於鄰近的日本、韓國兩地,卻有著「為時已晚」的要命落差,日韓早期胃癌占比高達6到7成,台灣卻不到3成,國內抗癌名醫、台灣內...

閱讀詳情 »

中草藥博士推薦!入冬保養必備『四季熱熱飲』 您會擔心家人不能適應季節變化嗎?『四季熱熱飲』輕鬆沖泡,幫家人隨時增強體力,有了自備暖爐,就不再害怕風寒的來襲! 節氣過了立冬,時序正式進入了冬季,能明顯感到早晚的溫度差距,不只身體覺得冷,手部及腳部更容易感受冰冷。以藥食同源為基礎a,致力發展專業調整體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失智症相關議題在台灣越來越收到重視,不管中央與地方都透過不同方式,盡力打造一個失智友善社會,再加上衛福部發現今年以來,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的諮詢量明顯增加,顯示相關議題需要盡快受到各界重視。同樣關注失智議題的新加坡,這個星期由當地失智症協會與連氏基金會,帶著失智者、家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