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陳時中的基隆「類普篩」怎做? 細節曝光!鎖定36萬人一周完成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基隆成為這一波「多點、不明」本土疫情的重災區,短短幾天已累計到68例之多,加上基隆市長林右昌被居隔10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0)日下午不但一開完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就直奔基隆,還針對基隆下令實施「類普篩」。指揮中心隨後出面說明,所謂的「類普篩」就是有別前一次本土疫情的社區篩檢,針對基隆的36萬人口,由基隆市府敲定誰該快篩、並在計畫提出後一周內完成,找出社區潛藏個案。

陳時中下午在基隆宣布,擔心基隆疫情已蔓延一段時間,若再只用社區篩檢站恐無法揪出黑數,因此將在基隆實施「類普篩」,由中央提供家用快篩試劑,圍堵疫情。

中央過去一向不贊成普篩,此次卻主動拋出「類普篩」,引發外界關注到底「類普篩」和「普篩」有什麼不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隨後出面說明,「類普篩」是陳時中到基隆視察當下和地方討論出來的,因為基隆還有社區潛藏個案,所以針對當地36萬人口,這才發展出基隆模式,由中央提供家用快篩試劑,再由基隆市府提出計畫。

莊人祥說,至於要篩多少人?範圍是否只限設籍市民或擴及前往工作民眾?這一切細節都要交由基隆市府來規畫如何發放及如何收回,詳細內容會再由基隆市府公布,但中央希望能在計畫提出後的一周內完成,一旦確診就分流。

過去萬華、桃機等疫情為何不用「類普篩」?莊人祥強調,當初有三級警戒的措施限制民眾活動範圍,且最初的快篩多是醫用快篩,所以狀況並不相同。

莊人祥表示,基隆「類普篩」何時上路,當然希望越快越好,指揮中心除了在等基隆估計出來的人數,也要籌備家用快篩的數量,希望在盡量不限制民眾活動之下,用「類普篩」的方式達到當地的人每個人都做到,但不太可能36萬人都篩到。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不明發燒、咳嗽不只新冠肺炎! 這類惡性淋巴瘤10年大增5成

八大、繞境「打滿三劑」怎查驗? 指揮中心公布新版數位疫苗證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捐血一袋,救人一命」常聽到、見到這樣的標語,但若非親身經歷體會,實在無法激發動機前往捐血。家住台東縣太麻里鄉的羅忠義先生這樣說著。 去年發生在太麻里的一場車禍,讓羅先生親身感受到「愛要及時」。車禍的受害者為羅先生的母親,當救護車從太麻里火速趕往台東馬偕醫院的同時;接獲通知的羅先生也是開著車飛快趕往...

閱讀詳情 »

家住北港的「庒脚仔人」陳呈全先生,行事低調、寡言木訥,育有2個女兒。民國79年編入消防隊,擔任苓雅小隊長已達25年。此次高雄氣爆事件,他就在苓雅區現場調度灑水降温,二次爆炸起火,生命就在他指尖溜過,令他感觸特別深。 陳呈全先生   回憶案發當晚,同仁接獲報案英勇救災,卻不幸一個個在瞬間的火...

閱讀詳情 »

55歲家住台南市山上區的邱順在先生一直都是熱心的分離術捐血人。他回憶說,年輕時偶爾想到會去捐血,從沒想過自己會成為長年定期的捐血人;更沒想到捐血次數還高達1,283次。這全是因為捐血中心採血課長一句「要不要來捐血呢?」這句話像是種子發芽般的在他心中不斷茁壯,最終長成一棵大樹。 幾個月前的一個下午,徹...

閱讀詳情 »

球友陳彥仰揮桿動作 球友揮桿分析球友陳先生目前使用9.5°,桿身硬度S的一號開球木揮桿,他打球時常出現Slice,且彈道過高情形,希望能夠修正較為Draw的球路。經過分析後,陳先生的問題是下桿路徑過於陡直,且帶有Outside-in的揮桿方式,修正方式可以試著下桿路徑改變偏內側,用雙手臂與身體轉動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