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武漢肺炎】資訊氾濫引恐慌 心理師建議這樣做減輕焦慮感

【武漢肺炎】資訊氾濫引恐慌 心理師建議這樣做減輕焦慮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武漢肺炎疫情新聞是否一直在腦海中反覆出現?是否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感染者?甚至擔心迎面走來的路人都可能是帶原者?

疫情延燒有感 正確動態應查官網

嘉義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陳可家建議,當有這些情形時應減少滑手機瀏覽相關新聞,尤其是未經查證的資訊,關於疫情的動態,則可經由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網站公布的資訊加以掌握。

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大陸傳出嚴重疫情,一海之隔的臺灣嚴陣以待。嘉義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服務於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中心的陳可家表示,相信政府已做到最好的疫情防護,不過在疫情延燒初期的假訊息太多,可能造成許多民眾的恐慌,結果產生囤積或搶購口罩,甚至消毒水與手套的情況,其實,這都是對於疫情不了解所產生的許多想像,進而引發搶購的行為。

減少資訊閱讀量 健康態度來面對

現在彷彿草木皆兵,許多民眾一聽到與大陸疫情相關的新聞就害怕。陳可家心理師說,隨著民眾透過手機隨處可及的疫情訊息,甚至以訛傳訛,易引發不必要的恐慌。她指出,檢視自己如果出現疫情訊息反覆出現腦海、擔心成為受害者、在公共場合擔心迎面而來的人都可能帶有病毒,進而有睡不著、容易生氣與缺乏耐心的情況時,就得提醒自己,有需要時也可求助心理師的協助。

陳可家心理師說,克服恐慌的方法可以從減少資訊閱讀的量開始,有需要時可查詢疾病管制署的官網或臉書粉絲頁,更重要地是讓生活回復到疫情發生前的常態,可以找好朋友聊聊天、做些平常喜歡的活動,慢慢讓自己的心情回穩,以正確健康的態度來度過這波疫情危機。

【延伸閱讀】

針對獨特基因找解方 精準醫療為癌症治療帶來新希望

植髮一定要剃頭髮? 運用隱痕密技破除植髮迷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0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為了提升醫療教學品質,花蓮慈濟醫院承擔起醫學中心責任,舉辦宜花東醫療院所醫事類教育品質提升聯席會,由花蓮慈院教學部整合各項醫學教育資源,帶來最新的「以勝任能力為導向的醫學教育(Competency-Based MedicalEducation, CBME)」,並加入「可信賴專業活動」實作工作坊,吸引...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公布2019年度10大疫苗新聞,第1名由「公費流感疫苗全面升級4價」與「拒打疫苗導致全球麻疹大流行」2項議題並列,顯見流感對台灣的影響性,但仍有部份民眾對於疫苗的安全性認知不足。   今年登榜流感疫苗議題,除第1名「公費流感疫苗全面施打4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經常覺得胸悶、常想打呵欠、精神不濟,甚至有快要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嗎?電視廣告播著:「壓力大時,腦細胞耗氧量增加是靜止時的2~3倍以上」,如果此時自己又剛好猛打呵欠,又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恐怕每個人都會內心驚呼:「我是不是缺氧啦?」不管是學生、上班族、家庭主婦,任何身份的人都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日前發現罹患多發性硬化症的女性患者,在懷孕期間症狀會稍微緩解,但有越來越多證據指出,在哺乳期間也能得到相同的好處。新研究綜合過去的16項研究所述,選擇親餵母乳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相較於瓶餵母乳的女性,分娩之後1年內復發可能性減少了37%,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神經學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