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氧生達人-許漢忠醫師】看面相也能看出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提兩大特徵

睡眠呼吸中止症主要可分為阻塞型和中樞型,又以阻塞型佔最大宗,顧名思義就是呼吸道有堵塞現象,當空氣經過變得狹窄的呼吸道就會發出鼾聲,也就是俗稱的打呼。氧生達人許漢忠醫師表示,像這樣因為入睡時肌肉放鬆導致的呼吸道塌陷現象,往往在睡夢中是不易察覺到的,但其實某種程度上也「看」得出來!難道這是因為睡眠醫學也會看「面相」嗎?以下就來解釋,什麼樣的特徵容易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

你也有「打呼臉」?這2種生理構造要小心

會打呼不一定代表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但睡眠呼吸中止症最明顯的警訊就是鼾聲如雷。想像一下手握著一條管子並對著它吹氣,一般情況下不會發出太大聲響;但假如加重力道、捏緊這條管子,就會發現聲響會隨著管子越來越窄,發出越來越大的聲音。呼吸道在睡夢中發生堵塞現象就是這樣的物理原則,當呼吸道軟組織在全身肌肉放鬆時下沉而造成反覆塌陷,就有可能導致暫時性的呼吸暫停,或是呼吸斷斷續續等情形。

那什麼樣的人比較會有呼吸道狹窄的問題呢?許漢忠醫師指出有2種「面相」需要注意,一種是小下巴,下巴後縮會在入睡時壓縮到呼吸道空間;第二種則是脖子粗厚或短小,當頸部脂肪堆積較多,呼吸道的空間也比較容易發生堵塞情形,特別是男性頸圍>43公分、女性頸圍>38公分,都會成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風險族群,

「打呼臉」不可忽視!改善呼吸症狀有方法

除了打鼾,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會開始慢慢出現以下症狀,這些都是一般人誤以為的「疲勞」現象而容易置之不理,但長期下來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

▋鼾聲特殊,打呼到一半會中斷,隨即大口呼氣,表示有呼吸暫停現象。

▋白天有嗜睡情形,無法專心上班或開車等。

▋清晨睡醒後仍感疲憊,或是頭暈頭痛。

對此,許漢忠醫師認為,既然是生理構造上的物理原則導致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那麼止鼾牙套等口內矯正裝置就是理想的改善方法,其作用原理是透過牙套的支撐力將下顎位置往前移動,藉由牽引相連組織,改善軟顎、舌根和呼吸道的相對關係,幫助睡眠時呼吸道暢通,等於是在患者進入肌肉放鬆狀態後,透過輔助裝置來增加施力。

不過許漢忠醫師也提醒,由於止鼾牙套需要睡眠時配戴才能有顯著改善的效果,建議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諮詢專科醫師,配戴客製化牙套,避免不夠貼合個人口腔狀況而導致成效不彰。

本文分享自成品牙醫診所

相關推薦

記者李振麟/新北市報導 有時悲傷難耐,有時孤寂無助,有時怒不可遏,但是否有人聽見你情緒背後的需要?生活中,常常自己情緒還沒處理好,就需要去解決別人的情緒;常常會因為情緒而被別人誤解;常常感覺沒人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 有人說:世界上沒有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更懂得珍愛自己的人。或許我們可以從照顧自己的情緒...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參考資料來源:U.S. FDA 許多寵物主人,都有與寵物「分享美食」的習慣,你一口、寵物一口,親密無間,但….你知道除了巧克力以外,這些東西,將可能不知不覺傷害家中寵物的健康。 這些食物好好吃,但恐要了寵物的命! 許多食物,有助於人體健康,所以很多人也會熱心...

閱讀詳情 »

記者金仲達/台北報導 根據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至2021年10月止,台灣新生兒人數為12萬5636人,較去年同期減少7410人與去年同期相比,約減少5.6%。全球的人口大國,中國、美國、印度、日本人口出生率也都在下降,新生兒人數逐年創新低。因此,國內外醫療器材公司,針對嬰兒產品開發也逐漸趨緩,而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南非新變種病毒「Omicron」傳播力驚人,有專家提醒未來2周恐是觀察關鍵,甚至擔憂春節檢疫措施放寬「7(防疫旅館)+7(返家居檢)」恐成破口,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日強調「7+7」已經定案不會改變,他還說,越改只會讓防疫措施更加混亂。 指揮中心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