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氧生達人-許漢忠醫師】看面相也能看出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提兩大特徵

睡眠呼吸中止症主要可分為阻塞型和中樞型,又以阻塞型佔最大宗,顧名思義就是呼吸道有堵塞現象,當空氣經過變得狹窄的呼吸道就會發出鼾聲,也就是俗稱的打呼。氧生達人許漢忠醫師表示,像這樣因為入睡時肌肉放鬆導致的呼吸道塌陷現象,往往在睡夢中是不易察覺到的,但其實某種程度上也「看」得出來!難道這是因為睡眠醫學也會看「面相」嗎?以下就來解釋,什麼樣的特徵容易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

你也有「打呼臉」?這2種生理構造要小心

會打呼不一定代表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但睡眠呼吸中止症最明顯的警訊就是鼾聲如雷。想像一下手握著一條管子並對著它吹氣,一般情況下不會發出太大聲響;但假如加重力道、捏緊這條管子,就會發現聲響會隨著管子越來越窄,發出越來越大的聲音。呼吸道在睡夢中發生堵塞現象就是這樣的物理原則,當呼吸道軟組織在全身肌肉放鬆時下沉而造成反覆塌陷,就有可能導致暫時性的呼吸暫停,或是呼吸斷斷續續等情形。

那什麼樣的人比較會有呼吸道狹窄的問題呢?許漢忠醫師指出有2種「面相」需要注意,一種是小下巴,下巴後縮會在入睡時壓縮到呼吸道空間;第二種則是脖子粗厚或短小,當頸部脂肪堆積較多,呼吸道的空間也比較容易發生堵塞情形,特別是男性頸圍>43公分、女性頸圍>38公分,都會成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風險族群,

「打呼臉」不可忽視!改善呼吸症狀有方法

除了打鼾,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會開始慢慢出現以下症狀,這些都是一般人誤以為的「疲勞」現象而容易置之不理,但長期下來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

▋鼾聲特殊,打呼到一半會中斷,隨即大口呼氣,表示有呼吸暫停現象。

▋白天有嗜睡情形,無法專心上班或開車等。

▋清晨睡醒後仍感疲憊,或是頭暈頭痛。

對此,許漢忠醫師認為,既然是生理構造上的物理原則導致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那麼止鼾牙套等口內矯正裝置就是理想的改善方法,其作用原理是透過牙套的支撐力將下顎位置往前移動,藉由牽引相連組織,改善軟顎、舌根和呼吸道的相對關係,幫助睡眠時呼吸道暢通,等於是在患者進入肌肉放鬆狀態後,透過輔助裝置來增加施力。

不過許漢忠醫師也提醒,由於止鼾牙套需要睡眠時配戴才能有顯著改善的效果,建議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諮詢專科醫師,配戴客製化牙套,避免不夠貼合個人口腔狀況而導致成效不彰。

本文分享自成品牙醫診所

相關推薦

「欲愛人者先自愛」你同意這句話嗎?根據網友每年票選桃花運最大阻礙,禿頭問題常常位居榜上,尤其受到疫情戴口罩影響,這兩年來排名更是不斷往前。MyHair生髮植鬍診所表示,許多男性受雄性禿困擾已久,自信心長期低迷,以致就算到了情人節,有愛也無法大聲說出來。   我想談戀愛!情人節MyHair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連續兩天維持「個位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的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分別是亞旭電腦2例、嘉聯益電子廠2例以及桃機航警多1例確診;值得注意的是,也出現國內這一波本土Omicron疫情以來的首例死亡個案,為桃園金嗓歌友會相關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這一波本土Omicron疫情相關的首起死亡個案,還沒打疫苗的民眾,要注意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宣布,COVID-19公費疫苗平台第23期將自明起(2月16日)再度開放已完整接種兩劑COVID-19疫苗滿12周且滿18歲以上民眾預約接種疫苗追加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傳統習俗過完元宵節就算過完年了,而隨著農曆春節的結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15)日宣布鬆綁宗教場所及宗教集會活動的防疫措施,自2月16日起,不但宗教場所禁飲食、禁提供籤筒供盤及容留人數限制等措施,皆予取消,繞境、遊行以及500人以上的宗教活動也恢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