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運動】疾病憂鬱早逝之良方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運動】疾病憂鬱早逝之良方

一份新的報告指出,即使一星期只做一小時的體力活動,對心理健康仍然會產生好的影響力。似乎沒有什麼事情是運動無法解決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個人都應該少坐多走動。

根據英格蘭公共衛生(PHE)去年3月份的一份報告,身體不活動是英格蘭疾病和殘疾的十大病因之一,造成英國六分之一的人死亡,與吸煙的情形一樣。如果運動是一種藥丸,那麼將在醫學界一鳴驚人。日常生活中應隨時保持活動,雖然不見得能幫助減輕體重,但卻可以避免心臟病、中風、癌症和糖尿病、穩定血壓、幫助睡眠、克服焦慮和提高自尊等。

每個人到底應該做多少量的運動呢?

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健康講師David Broom博士解釋 :「擁有健康身體與心理的關鍵在於每週數次進行有氧運動和肌肉訓練。多樣性運動將使得生活更加精彩,所以我們應該做一些不同的身體活動,同時盡量避免久坐,最好每20分鐘就站起來活動活動。」

【運動】疾病憂鬱早逝之良方

0-5

嬰幼兒每天需要的活動量十分驚人,如此才能發展大肢體技能和身體靈活度。

  • 伸手抓、拉、推,或是趴著抬起身體。
  • 幼兒每天至少要活動三個小時,搭配一些輕量運動,如走路和四處移動,以及跑步或攀爬等充滿活力的遊戲。

5-18

發展骨骼強度對年輕人而言極為重要,以預備18至20歲時最大骨密度。

  • 青少年應該每天至少進行一小時適度或有力的活動,並且每週三天加強跳繩、跳躍、跑步和體操等活動。
  • 適度的有氧運動可以包括步行、騎滑板車、溜滑板或騎自行車。
  • 有力的活動包括跑步、游泳、武術、橄欖球和舞蹈。

19-64

這個年齡階段應進行可減少疾病和早逝風險的有氧運動,以及能支持“日常生活活動”的肌肉訓練,如攜帶沉重的購物袋。

  • 推薦的最短運動時間為每週150分鐘的中度有氧運動(快走、水上有氧運動、網球雙打)或75分鐘劇烈運動(跑步、曲棍球、上坡騎行)或是兩類活動皆進行。
  • 適度或有力活動應該加上每周至少兩次的肌肉練習,如繁重的園藝工作、舉重或瑜伽。
  • 做的活動越多,肌肉強度越高,效益就越大

65歲以上

對老年人而言,加強平衡、協調和靈活度的訓練非常重要,以避免意外跌倒,保持生活品質。

  • 老年人應每周至少鍛煉150分鐘,或者進行75分鐘的劇烈運動。
  • 加強承重能力訓練,例如,可以自行靈活地站起來、獨立生活。
  • 老年人做的活動類型沒有限制,應該繼續做自己喜歡的活動或運動。

 

延伸閱讀:

運動讓體內脂肪變健康

運動真的會加大食量嗎?

永不服老—老年運動員

戶外運動最好!

Reference :

What’s the ultimate way to defy depression, disease and early death? Exercise

相關推薦

近期疫情持續升溫,昨(25)日基隆確診個案再增10例,校正回歸增3例,目前基隆累積確診共65例。針對小姑娘小吃店、果菜市場、成功市場案例,林右昌先前說明由於感染源不明讓市府非常擔憂,因此市府已通知中央成立三個專案,今(26)日公布三專案的案例關係圖。林右昌表示,小姑娘小吃店女員工(案3835)5月2...

閱讀詳情 »

雙北疫情嚴峻,全台第三級警戒也延長至6月14日。媒體詢問新北市5月28日後是否會進入「停班」甚至封城?新北市長侯友宜回應,只要貫徹低度活動,並待整個疫情舒緩下來,就不需要走到下一步 (停班)。侯友宜說明,新北市仍是高峰期,還是要好好觀察疫情變化,但只要像他今天出去看,大家都不要出門,將低度活動貫徹到...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升溫,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公布新北市確診個案年齡、性別比例,截至昨日為止,男性確診者為50.4%,女性確診者為49.6%。另外年齡部分,以40~59歲比例為36.6%,60歲以上則為42.6%最多。侯友宜提醒,長者們應自己保護好自己,做好防疫措施。侯友宜說明,今日新北市新增152人,校正回歸1...

閱讀詳情 »

台灣疫情緊繃,美國日前宣布將援贈國際8000萬疫苗,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對於美國疫苗是否來台沒有給出標準答案,只說台灣比起他國確診率較低。對此,柯文哲表示,作為台北市長很不願意跟另外一個國家的大使在我們這邊講的話去批評,但是萊豬也吃了,軍火也買了,在他的意思是說你們也才死11個人,也不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