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愛母親節】送媽媽保健食品 營養師授4大挑選重點

【關愛母親節】送媽媽保健食品 營養師授4大挑選重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母親節又要到了,各大廠商紛紛祭出優惠吸引買氣,送健康美麗給媽媽已經成了孝順不可或缺的禮物,但這些有的沒的到底吃了有沒有效?又這些混在一起吃安全嗎?營養師叮噹強調,保健食品是由天然食物經過經製、加工或調配組合而成,能補充每日所需的營養、幫助調整體質,但不可以標榜有治療疾病的功效!

 保健食品四種類 不能作為主要營養來源

1.特殊營養食品:因應特殊生理狀況需求的食品,例如嬰兒配方、特定疾病營養配方(腎臟、糖尿病、癌症)。

2.機能性食品:具有特殊生理機能的傳統一般食用型態食品,例如麥芽片、優酪乳。

3.膳食補充食品:補充營養素或具調節特殊生理機能訴求之非傳統食用型態的膠囊或錠狀食品,例如綜合維生素、樟芝膠囊。

4.健康食品:具有保健或機能性訴求的食品,並通過衛生署認證之食品,有小綠人標章的食品。

送給媽媽女性保健食品,不外乎是訴求養顏美容、抗氧化老化及舒緩經期不順、更年期症狀,效用不統一,營養師叮噹表示,如常見的燕窩、銀耳、珍珠粉、高麗參、大豆異黃酮等,不至於完全沒效果,但都算是輔助,不能當作主要的營養來源,而且單價都不低,要懂得挑選才可以把錢花在刀口上。

 選擇保健食品 營養師提醒注意四重點

第一點:補充目的是什麼?

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要吃這個保健食品,只是聽朋友說這個很讚,「可以補體力」或是「吃了對身體很好」就買了,應該要明確知道自己要補充哪種營養而買,不然會買到不需要的保健品。

第二點:有需要再吃

一般食物都可以補充營養素,例如全穀類富含B群,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牛奶有鈣質等等,一般健康民眾好好吃、好好睡,原則上不用補充。除非有特殊狀況,例如工程師壓力大、考生準備考試,或經常加班熬夜者等,就可以考慮補充維生素B群。

第三點:注意藥物交互作用

常見藥物交互作用如魚油、大蒜、銀杏和阿斯匹靈併用會產生出血危險。

纖維類的保健食品如車前草等,會減少止痛藥普拿疼藥效,因此最好先服用西藥,等兩小時藥物吸收完畢後再服用保健食品比較安全。建議心、肝、腎有問題者,或是正在服用藥物的慢性病患者,購買保健食品或贈送給媽媽前最好先跟醫師、藥師、營養師討論。

第四點:挑選品牌

有信用的廠商或是大品牌,有醫師、藥師或是營養師推薦者,有推薦多一份保證,千萬不吃來路不明的保健食品,並且要有完整包裝及有營養標示。

慢性疲勞可補充B群、魚油 眼睛過勞補充葉黃素

現代人壓力大睡不好導致慢性疲勞,長時間使用3C產品讓眼睛疲勞加速退化,蔬菜水果膳食纖維吃的很少,外食族重口味暴飲暴食,再加上長期坐著腸道蠕動慢導致排便不順、消化不良等問題。保健食品已成為現代人的定心丸,不吃總覺得心慌慌,若想吃健康又不知如何選擇的人,建議依照媽媽或個人症狀選擇保健食品。

營養師叮噹叮嚀,如慢性疲勞者可以補充B群類、魚油,眼睛疲勞問題者可補充葉黃素,有腸胃道問題者可服用膳食纖維、益生菌或是酵素。不過其實送再多再昂貴的禮物,媽媽最喜歡的還是孩子的陪伴與健康!

【延伸閱讀】

更年期後心血管風險激增 媽媽們安「心」了嗎?

青少年腋下飄汗味 這「治療」助他不再尷尬,迎向清新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9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女性乳房較為緻密,乳腺組織較多,罹患乳癌的風險就會比較高。研究認為,乳房緻密程度這項指標比肥胖、家族史等更重要。不過腫瘤醫學專家指出,未來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有所定論。 乳房緻密度 乳癌重要風險指標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醫學會-腫瘤學期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骨質疏鬆症影響健康隨著醫療照護的進步,人類平均壽命延長,骨質疏鬆已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二大流行病。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藥師表示,骨質疏鬆症容易導致骨折,最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為手腕、髖關節及脊椎骨,此外,骨質疏鬆症患者的身高會逐漸變矮,嚴重者甚至會出現駝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莊先生是名清潔工,因脖子腫大就醫檢查,確診罹患甲狀腺癌,他曾接受放射碘治療,但已發生骨轉移,雙腿痛到無法行走。經醫師建議,自費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後,能拄著柺杖行走,且腫瘤也逐漸獲得控制。但一個月的藥費高達10多萬元,清潔工的收入根本無法負擔。所幸甲狀腺癌口服標靶藥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臉怎麼那麼紅,是不是有喝酒?」「臉上有肝斑,是不是肝有問題?」這些話對患有肝斑、酒糟性皮膚炎的患者來說,不僅是再耳熟不過的疑問句,更常引發酒駕誤會,據了解,約有八成的患者都有因臉頰潮紅被誤認為酒駕遭欄阻受測的經驗。 醫師說明肝斑、酒糟性皮膚炎的成因 國內統計,台灣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