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陳鈞凱專欄】不只社交還有「性交距離」! 美官方指引曝性愛這兩點不能碰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陳鈞凱/資深醫藥記者

防疫自保,不只日常人際間得維持適當的社交距離,就連做愛也得抓準「性交距離」!回應我可以做愛嗎?紐約市衛生局就出版針對新冠肺炎的性愛指引,基於病毒特性,親吻、肛吻可是兩大禁止行為;國內醫師也說,避免面對面、兩人頭部距離1公尺以上的性愛姿勢,首推從後面來的狗趴式(老漢推車)。

社交距離議題正夯,網路上也開始流傳有各種男女頭部相距1公尺以上的性愛體位哏圖,無非強調兩人不要臉貼臉太近,看在專業醫師眼中,還真有幾分道理可言。

【陳鈞凱專欄】不只社交還有「性交距離」! 美官方指引曝性愛這兩點不能碰▲網路上流傳的安全「性交距離」。(翻攝自網路)

林口長庚醫院男性學及婦女泌尿科主任陳煜說,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安全人際距離是1公尺以上,考量的就是飛沫傳染的傳染距離大概只有1到2公尺,因此,從學理上來說,只要不要面對面,至少距離1公尺以上,挑選的性愛姿勢不管是女上男下、還是男在後女在前,只要符合條件,自然能減少傳染機率。

若不戴口罩,只要不接吻,再省略前戲和後戲,陳煜指出,其實女性蹲趴著,男性則從後背進入的狗趴式(老漢推車)是最佳選擇;他亦強調,其實有固定性伴侶者,不必一聽到新冠肺炎就有如驚弓之鳥,倒是買春者、性工作者不妨照著這樣的「性交距離」來自保。

目前已知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透過直接接觸唾液或黏液傳播,但在精液或陰道分泌物中尚未發現病毒蹤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可參考紐約市衛生局的指引,該指引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性,提醒做愛時得小心的禁止行為,像是接吻可以輕鬆傳播COVID-19,最好避免親吻;另外,一些臨床研究已證實感染者的糞便中檢出病毒,接觸肛門的舔肛、肛吻等行為也不行。

該指引開宗明義就建議,防疫期間「自己是自己最安全的性伴侶」,最好自己來,透過自慰解決性需求;另外安全的性伴侶還包括身邊固定的性伴侶。肛交或口交時使用保險套則能減少風險,性愛前後用肥皂洗手持續20秒,包括清潔性愛玩具等,在這時期更形重要。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陳鈞凱專欄】台灣人重「戀愛」不愛「性愛」? 性學名醫揭真相

【陳鈞凱專欄】喝酒助「性」是真的!女人微醺易入高潮 啤酒卻是碰不得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根據資訊工業策進會2018年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民眾平均每天使用手機時間介於2到5小時之間的占51.5%;超過5小時的重度使用者則有28.1%。一位32歲的粉領族每天上班必須緊盯電腦螢幕和手機,下班後還會藉由玩遊戲來舒壓,某天當她視線一離開手機稍微抬頭時,竟感到一陣頭暈目眩,即使閉眼也未完全改...

閱讀詳情 »

大家都知道酗酒傷肝、傷胰臟,除此之外,酒駕、酒後滋事、肉圓哥酒醉毆打妻小等喝酒造成的憾事都在在提醒我們喝酒要三思。研究指出,長期酗酒不只傷身,還會對胰臟造成永久破壞,導致疼痛、提高糖尿病及洗腎風險,醫師建議,飲酒絕對要適量,如果酗酒成癮將遺憾終身。 41歲謝姓建築工人,從15歲開始每天1瓶高梁,菸...

閱讀詳情 »

69歲陳先生僅因為一場感冒,臉卻腫得像豬頭,被確診為顏面蜂窩組織炎,進一步檢查竟發現鼻腔內化膿,而臉部紅腫正是鼻竇炎所造成。醫師提醒,感冒如超過1星期還沒痊癒,就要趕緊就醫。 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忠青指出,鼻竇炎多是由感冒所引起,病毒造成鼻腔黏膜腫脹,塞住鼻竇連結至鼻腔中間小隔腔,鼻竇續...

閱讀詳情 »

歲末年終,許多家裡1年1次大掃除,不過,專家提醒,別讓冰箱成為全家人的健康地雷,應該定期整理及清洗冰箱,並注意食物保存時限,以免購買重複食材,造成多餘的浪費。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許多人都有「食物只要凍起來就不會壞」的迷思,事實上,食物冷凍只能抑制大部分的微生物生長,並無法消滅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