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入冬就容易呼吸急促? 當心「1習慣」惹禍

一入冬就容易呼吸急促? 當心「1習慣」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肺阻塞在國內名列十大死因的第七位,每年約有超過6千人因此喪命,患者不僅有猝死高風險,發病末期連呼吸都可能得用盡全身力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建文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症狀缺乏特異性,容易被患者忽略,導致未能及時治療,也因此更不能輕忽嚴重性。

老翁罹慢性阻塞性肺病 戒菸且規律用藥穩定病情

一名74歲老翁,菸齡高達50年,導致每到秋冬都會出現喘不過氣、狂咳等症狀,甚至數度引發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常因呼吸急促緊急掛急診,不僅身心受煎熬,也使得身旁的家人疲於奔命。黃建文表主任表示,患者最後經勸戒後,規律用藥兩年多並徹底戒菸,加上配合適度運動等方式,才逐漸穩定病情。

慢性阻塞性肺病確診 應恆心配合醫囑

黃建文主任解釋,患者在菸草產業工作,但在工作前就有抽菸習慣,雖看似興趣與工作結合,但日積月累不僅促使肺臟功能惡化,多年前也確診慢性阻塞性肺病,加上本身患有三高及肝癌等疾病,導致退休後仍飽受疾病所苦,所幸最後聽從醫囑指示用藥,並配合呼吸治療師指導的呼吸方式,每天固定步行40分鐘,不僅控制病況,也讓三高一併獲得控制。

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 應施打疫苗降低死亡率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一旦確診,就得有恆心配合醫囑,才能真正達到控制病情的效果。黃建文醫師呼籲,除了藉由長效型吸入藥物改善肺功能,延緩肺功能急速惡化,也建議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及每年施打流感疫苗,減少細菌性肺炎發生,降低住院和死亡的機率。

【延伸閱讀】

心肌梗塞預防藥物要吃多久? 心臟科醫師這樣建

近視好困擾? 醫師也做近視雷射矯正視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3歲的OL香香(化名)長期排便不順,主述平均一週才會有一次便意,起初以為是長時間坐辦公室缺乏運動造成,也開始注重高纖飲食及喝水量,希望幫助腸胃蠕動,不料便秘問題仍然困擾著她。後來開始靠服用瀉藥幫助排便,但幾個月過去便秘問題始終沒有改善。看著日漸增大的小腹,加上便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葉醫師,我得了血癌,是不是沒救了?」在血液腫瘤學專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葉士芃的診間,一名年約65歲的阿伯一聽到自己確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便認為自己得血癌而灰心喪志。這時,葉士芃醫師向阿伯解釋,他說,這種癌症疾病有「慢性」一詞,代表疾病進展很緩慢,目前已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中風才知高血壓!高血壓是中風的高危險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部腦中風中心趙雅琴教授表示,血壓每多10mmHg,中風風險就增30%,且3、40歲中風的患者越來越多。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中風防治中心主任陳晉誼強調,高血壓通常沒有症狀,有人中風才發現自己有高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曾經有國外研究,大約每25個人中,就可能有一個人是反社會人格。這種說法或許有點令人不敢置信,但其實,有很多的反社會人格就暗藏在你我周遭,甚至還是身邊親近的伴侶或同仁。反社會人格不一定會犯罪 事業成功也可能有反社會傾向做感情諮商的時候,我發現很多當事人敘述情人或伴侶的行為都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