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天腹瀉10多次 他克隆氏症上身

一天腹瀉10多次 他克隆氏症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27歲的郭先生,10歲開始每天腹瀉高達10多次,嚴重肛門廔管造成爛瘡,還必須墊上紗布才能出門,耗時5年的時間,才被診斷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克隆氏症」,是全台第9例確定病例。

郭先生分享,嚴重反覆腹瀉症狀,讓他身材又矮又小,國中時身高150公分、體重僅有30多公斤,常遭受同學霸凌,在面臨課業壓力下不想住院,只好大量服用類固醇,直到大學時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病情才因此獲得明顯改善。

發炎性腸道疾病 15年暴增26倍

根據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統計,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從1998到2013年,短短15年間暴增26倍,病患人數約有2萬2000多人。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翁昭旼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為嚴重腸道免疫疾病,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好發於20至40歲青壯族群,症狀為反覆發作的腹痛、腹瀉,例如想拉卻拉不出的「拉不拉多」族,或是便意來得又急又快,想忍卻止不住腹瀉的「驚急拉」派。

飲食西化+環境衛生 病患人數增加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在歐美較為常見,東方人發生率較低,但飲食西化及環境衛生因素,近來確診人數越來越多,預估10至20年後,全國發炎性腸道疾病病患將高達幾十萬人,盛行率直追歐美國家。

腸道專一生物製劑 治療疾病新利器

吳登強副院長指出,臨床觀察發現,大部分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確診時,已就醫1年多,可見醫師與民眾認知及警覺性仍不夠。他提醒,若是出現腹痛、腹瀉、血便、貧血、發燒等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務必積極就醫。目前健保給付腸道專一生物製劑,能夠有效緩解腸道發炎現象,降低手術切腸的風險,成為病友治療的利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0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運動飲料真的有像大家說的那麼好嗎? 運動飲料的價值,在科學界與體育界是個熱議話題。不過在各種意見紛呈之中,有一件事很清楚:運動飲料不僅對大多數消費者沒有用,而且還是健康的禍害。普通消費者或業餘運動員最不需要的,就是灌進熱量、糖與鹽。雖然對於重度耐力運動員,使用運動飲料的確很合理,但水和固體食物才是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30歲的準人妻,脖子裡藏了一顆8公分的甲狀腺結節,由於擔心引人側目與言語關心,她總是留著一頭長髮把脖子的巨大結節遮住。豈料,與未婚夫的婚期將至,才下定決心要在穿上婚紗之前,將共生已久的甲狀腺結節切除。甲狀腺腫瘤過大恐壓迫氣管、食道 高雄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半夜肚子突然好痛,我要努力撐到天亮,還是掛急診?」臺北榮民總醫院李偉強醫師表示,急性腹痛原因很多,如果半夜急性腹痛時,可以先寬鬆衣物與溫敷疼痛部位,調整自己最舒服之姿勢,並留意疼痛的嚴重度、頻率及相關徵兆,若症狀未能緩解,甚至於出現吐血、血便、呼吸心跳加速、意識模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案1022與案1023,都自菲律賓入境;同時案1012例補教老師境外移入個案,22名應採檢接觸者完成檢驗,PCR與抗體皆為陰性。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案1022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