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女童用同一個礦泉水瓶喝水喝了一年得癌症過世了...礦泉水瓶底部的三角型竟然隱藏這種危機!

礦泉水瓶的底部都有一個帶箭頭的三角型,三角型裡面有一個數字,這些數字代表著塑膠瓶的耐熱耐酸程度,一個十二歲女童連續十二個月都使用同一個礦泉水瓶裝水喝,竟然被檢驗出得了癌症,多年後仍因為無法抑制癌細胞擴散而過世了,大家千萬不能大意!

一女童用同一個礦泉水瓶喝水喝了一年得癌症過世了...礦泉水瓶底部的三角型竟然隱藏這種危機!

瓶裡面含一種叫做PET的塑膠材質,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你因節儉或方便而重複使用,就有致癌危機。

※PETE或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聚酯纖維、熱可塑性樹脂、膠帶與寶特瓶、市售飲料瓶、食用油瓶等。耐熱60~85℃並耐酸鹼,過熱及長期使用可能會釋出致癌物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但是一般情況下,PET材料不會添加塑化劑。

※HDPE或PEHD 高密度聚乙烯

常見白色藥瓶、清潔用品、沐浴產品。不要再用來做為水杯,或者用來做儲物容器裝其他物品。耐熱度90~110℃耐腐蝕、耐酸鹼,不易徹底清洗殘留物,非食品用途容器不應通過清洗後重複利用。

一女童用同一個礦泉水瓶喝水喝了一年得癌症過世了...礦泉水瓶底部的三角型竟然隱藏這種危機!

※聚氯乙烯 PVC或V

非食物用瓶、保鮮膜、雞蛋盒、調味罐等。耐熱60~80℃,過熱易釋放各種有毒添加劑。PVC原本是硬的,隨著塑化劑的增加可以由硬變到軟。越軟的東西塑化劑加越多,如果你摸到油油粘粘的東西。那東西就叫做塑化劑。

PVC是脂溶性的,在低溫的時後不容易析出,但是現在大家會把冰箱的食物再放到微波爐中加熱,這就不合理了。吃了以後是沒什麼壞處,頂多就是積積變小或生不出小孩或是生出小雞雞的小孩。

※LDPE或PEBD 聚乙烯

常見保鮮膜、塑膠膜等 。高溫時有有害物質產生,有毒物隨食物進入人體後,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等疾病。保鮮膜別進微波爐。與HDPE的差別是高密度與低密度。兩種材料性質差不多。但是熔點差很多。耐熱70~90℃耐腐蝕、耐酸鹼,過熱易產生致癌物質。

※PP聚丙烯
 
常見豆漿瓶、優酪乳瓶、果汁飲料瓶、微波爐餐盒。熔點高達167℃,耐酸鹼、耐化學物質、耐碰撞、耐高溫,在一般食品處理溫度下較為安全。是唯一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膠盒,可在小心清潔後重複使用。在台灣,紅面黑底的塑膠餐盒才是PP材質。餐盒上的透明蓋子為PS材質。
 
※PS聚苯乙烯
 
常見碗裝泡麵盒、快餐盒 。不能放進微波爐中,以免因溫度過高而釋出化學物。耐熱度70~90℃吸水性低佳、安定性,酸鹼溶液(如橙汁等),或者高溫下容易釋出致癌物質,不適用酒精、不適用食用油類性。
 
一女童用同一個礦泉水瓶喝水喝了一年得癌症過世了...礦泉水瓶底部的三角型竟然隱藏這種危機!
 
※PC其它類
 
常見水壺、太空杯、 奶瓶。百貨公司常用這樣材質的水杯當贈品。其他的意思就是代表什麼都有可能。最常見到的是材質是PC、ABS。只有PC會『疑似』試出雙酚A。現在學界也還在推論,但是釋出也是會有條件的。使用時不要加熱,不要在陽光下直曬。

總之, 若要選擇哪種塑膠材質當水壺, 一定要看瓶底的材質編號, 以5號(PP聚丙烯)最好。如果沒有標示的話,最好連用都不要用。 再者,大家常見的寶特瓶,不要重複使用超過七天,也不要拿來裝熱水。 為避免使用錯誤的塑膠容器或背蓋,請注意一下材質編號。

為使大眾能在第一時間簡單辨別各類塑膠容器的使用特性,食品藥物管理局特別推出「塑膠容器正確用」防塑口訣:
 
1號用一次、2號不重複、3號不微波、4號低耐熱、5號使用較安全、6號遠離熱酸鹼、7號類多應慎選,1234567,認清塑膠零危機。

相關推薦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腸躁症發生率有逐年增加趨勢,大里仁愛醫院消化器內科主治醫師何尉旗表示,民眾如果腹脹、腹痛或排便不正常等症狀持續一段時間,最好趕快就醫,確認是腸躁症或其他疾病引起。究竟,腸躁症有哪些症狀?怎樣改善呢?《發生率,女比男高2、3倍》 何醫師指出,腸躁症是胃、小腸或大腸等消化系統...

閱讀詳情 »

近來有台灣民眾反映,台灣衛福部目前公布的癌症登記資料是100年資料,時效是否能提前?台灣國民健康署說明,該署目前公布至100年癌症登記資料,101年資料預計於104年第二季初公布,台灣發布癌症資料的速度,大約和美國相當。國民健康署進ㄧ步說明,目前癌症資料公布時間無法更提前,原因是醫院在病人得到首次診...

閱讀詳情 »

你是否曾經在踏地的瞬間,腳底板感受到如針刺般疼痛的經驗呢? 那表示你足底的筋膜可能發炎了! 為瞭解多少民眾目前有「足底筋膜炎」的問題,Pollster波仕特即時線上市調網針對1,478位13歲以上民眾進行調查。 根據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針對「請問您是否曾有『一踏地的瞬...

閱讀詳情 »

阿麗今年22歲,家在遼寧丹東。16歲那年,她初中剛畢業,父母離異了,並都離她而去。阿麗也離家出走。在這五六年裡,她沒回過一次家。每當提到她的家庭、她的父母,她就非常激動地說,今天的一切都是對他們的報復! 第一次吸毒,是髮廊老闆強行在她胳膊上打了一針。昏睡了三天後又被注射過幾次,從此她就再也離不開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