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年多16萬糖尿病人 過年最大難關「吃大餐前靠這招可躲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新發生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就有16萬人之多,要控制糖尿病得靠飲食份量控制、運動及藥物控制。但在農曆過年期間,大吃大喝誘惑多,國內門診經驗過年後就常見有病人糖化血色素飆高失控,導致併發症快速惡化,過年期間如何兼顧口腹之慾又維持血糖?醫師提供小撇步,吃大餐前不妨先吃富含纖維質的蔬菜。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潘筱芳指出,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高血糖的代謝疾病,因胰島素分泌及功能異常(胰島素阻抗),造成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異常。根據統計,台灣每一年新發生糖尿病患者人數約有第二型糖尿病16萬人及第一型糖尿病近400人。

其中,第一型糖尿病是胰島素缺乏,第二型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及功能異常,造成血中葡萄糖濃度增高。往年經驗,過年期間是糖尿病人控制血糖的最大挑戰。

潘筱芳指出,糖尿病的飲食是均衡飲食,各類食物都有,只是份量需要控制!要好好的控制血糖,首先要知道自己身體處理血糖的能力,別人吃一碗飯,血糖還好,你吃一碗飯,血糖會升高多少?通常檢測餐前血糖與餐後血糖可以得知這資訊。

潘筱芳說,糖尿病人吃大餐前先吃富含纖維質的綠葉蔬菜、白花菜、青花菜、高麗菜、山東大白菜,都可以增加飽足感,更能減緩餐後的血糖上升,過年期間可多加利用這個小撇步。另特別要注意隱藏的澱粉類食物,包括:玉米、芋頭、番薯、山藥、馬鈴薯、湯圓、紅豆、綠豆、蓮子、薏仁、小米、大麥等。

有人認為吃蛋白質的食物,不會增加血糖。但醫師提醒,吃大量的蛋白質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因為肝臟需要將過多的蛋白質進行醣質新生,仍舊會增加血糖,而且大量的蛋白質也會增加痛風發作,糖尿病病友仍需小心蛋白質份量。

過年期間,潘筱芳強調,平常有做運動的人,也請保持運動的習慣。運動可以協助人體肌肉攝入血中的葡萄糖,由此幫助降血糖。但須注意運動前血糖在150至300 mg/dl之間比較安全,若血糖不夠高,在開始運動後容易發生低血糖;若開始運動時血糖太高,則在開始運動後,自主神經系統的啟動,會導致血糖更高,造成危險。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過年「最肥零嘴」!重鹹牛肉乾讓你更餓 15顆腰果=喝1匙油

男子跑步「撲倒在地」竟猝死 當場做對2件事撿回一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累計135人確診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單日再新增27例確診個案,分別是24例境外、3例本土,較引注目的是,其中先前「團爆」的土耳其團一整團已有14人確診了;3例本土個案,第124例為30多歲男性,近期無出國...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救治多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宣布,國內的新冠肺炎病例出現第2死,為第27例的新北80多歲老翁,儘管第一線醫療團隊前後嚐試過抗愛滋病毒藥物、奎寧類藥物,但因為老翁本身有多重慢性疾病、洗腎,最後仍併發敗血症休克不治。 第...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旅遊、留學生急返台避疫,造成國內確診個案本周就急爆79例,機場國門成為最重要的第一道防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宣布,21日起提供國內5處機場免稅商店代為代售徵用口罩給入境旅客,旅客只要持登機證及護照或是購買機票的旅行文...

閱讀詳情 »

▲(照/高醫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破百,國內各大醫院壓力大,從門禁管制到日常醫療,不少醫護人員從1月開始就為了防疫,緊繃了快2個月,為了紓解壓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就設置「員工免費痠痛特別門診」,利用針炙、拔罐緩解疲勞痠痛程度;台北榮總則繼線上預約探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