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低頭用3C過度!仰頭似「電流般」疼痛 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低頭用3C過度!仰頭似「電流般」疼痛 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健康醫療網/田柏升綜合報導】平常上班看電腦,回家追劇滑手機,44歲的林先生是標準的低頭族,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減少外出,在家使用3C時間更拉長,兩週前隱約感到上背痛,後來更是延伸到手臂疼痛發麻,特別是頭往後仰時,彷彿有電流從手臂流過。

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恐痠、麻、上肢無力

林先生自行服用止痛藥但效果有限,隨著手臂越來越無力,終於前往復健科就診,經頸椎X-光檢查,醫師初步懷疑有頸椎神經壓迫問題,進一步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後,證實第4-5、第5-6、第6-7節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厲家珍指出,頸椎間盤突出通常發生在30至50多歲的成年人,通常是不正確姿勢導致頸部椎間盤持續受到壓力,或外傷造成。

厲家珍醫師表示,患者通常會從頸部疼痛開始,直到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後,就會引起痠、麻、痛,以及電擊般的疼痛感等神經學症狀。主要診斷還是依靠核磁共振掃描,才能看到神經受到壓迫的情形。若壓迫影響到運動神經根,則會出現上肢無力症狀。

程度輕微採保守治療 成效不佳需手術

若是椎間盤輕微突出且神經學症狀較不嚴重時,可先採取保守治療,包括休息、口服藥物、熱敷、電療、頸部牽引、頸部肌肉運動訓練等,大部分患者症狀能在六週內逐漸改善;若是椎間盤有破裂、保守治療無效等情形出現時,則須考慮手術將椎間盤移除,達到神經減壓的效果。

【延伸閱讀】

復發性濾泡淋巴瘤治療新選擇 有效延長存活期

眼睛「蛋白」熟透透? 飛秒白內障手術找回好視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8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許多家長不在意乳牙齲齒,但其實乳牙與恆牙一樣重要,不僅能幫助幼童咀嚼食物、發音清晰,也具有維持空間誘導恆牙順利萌發等功能,但臨床上常因嬰幼兒含奶嘴或奶瓶入睡、常喝含糖飲料等,事後未進行正確潔牙,導致乳牙過早齲齒或脫落,不僅會造成鄰牙傾斜、咬合功能不良,嚴重恐影響兒童身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塑膠食品器具容器或包裝產品類型五花八門,使用的材質也很多元,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矽膠等。你也擔心,使用塑膠食品器具容器或包裝盛裝食品,可能會攝入過量的塑化劑嗎?塑膠材質種類多 使用這些應提高警覺食藥署說明,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灣高齡人口快速增加,與銀髮相關的疾病包括肌少症也愈來愈受到關注,背後常伴隨骨鬆、骨折、甚至可能會造成生活失能的問題。台灣65歲以上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男性為23.6%,女性為18.6%,肌少症是看不見的健康危機,50歲以上靜態生活型態者,每年約以0.5%至1%的速度減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立冬甫過,四季時序已行至冬季,早晚涼意更加明顯。低溫或溫度驟降都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關心民眾應多注意溫度變化,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長輩及有高血壓相關慢性病的病人都應該多注意自身血壓的控制。天冷血壓高 血壓管理3招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