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換便袋就痛到哀嚎 9旬大腸癌嬤擺脫疼痛靠這招

家住台中的蔡阿嬤,即使高齡90歲又罹患大腸癌,每天還是一樣精神抖擻,唯獨在為了人工肛門更換便袋之時會痛到哀嚎,讓家人相當不忍心,到處詢問有沒有可以根除人工肛門併發皮膚糜爛的方法。幸好,後來在醫師評估下,接受微創腹腔鏡手術,摘除腫瘤,接通大、小腸,關閉腸造口,才讓阿嬤免於天天撕肉之痛。

一換便袋就痛到哀嚎 9旬大腸癌嬤擺脫疼痛靠這招

吳喬森醫師為90歲的阿嬤看診。(圖片提供/光田醫院)

人工肛門併發皮膚糜爛 阿嬤每次換便袋都痛如撕皮

阿嬤的腸造口是因為她日前被檢查出升結腸有一顆4至5公分大的惡性腫瘤,腫瘤堵住了正常腸道,造成無法排便,引起嚴重的腹脹、嘔吐、食慾不佳。由於阿嬤就診時已經嚴重腹水,腹部器官都泡在腹水中,若不緊急治療,可能有腸穿孔或缺血壞死的風險,甚至病況嚴重的話可能引發致命敗血症,因此,當時為了救命,外科醫師先緊急幫她開了腸造口(俗稱人工肛門),讓排泄正常。

阿嬤在做了腸造口後,雖然精神逐漸恢復,卻沒想到腸造口併發皮膚糜爛竟成了夢魘。阿嬤的兒子形容,母親每更換一次便袋就得忍受撕皮痛楚,腸造口四周都破皮,「但媽媽從沒埋怨過,更不會發脾氣,每次都自己忍耐」,讓家人相當心疼,實在不忍心看到90歲的媽媽這麼痛苦。

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吳喬森聽到阿嬤的情況後,評估阿嬤除了腸造口問題外,心肺功能、體力狀態經過家人調養後都非常好,決定採取微創腹腔鏡手術,在阿嬤腹部開3個小傷口切除腫瘤,同時接通大、小腸、關閉腸造口。術後,阿嬤重拾生活品質,目前只要口服化療藥物且定期追蹤即可。

一換便袋就痛到哀嚎 9旬大腸癌嬤擺脫疼痛靠這招

透過微創腹腔鏡手術,銀髮族手術切除腫瘤更安全。(圖片提供/光田醫院)

高齡患者不適合動手術?微創手術風險低成新選擇

吳喬森醫師解釋,隨著年齡的增長,銀髮族身體機能逐漸退化,對藥物的承受能力較低,接受手術及麻醉風險也相對來的高,加上多常會伴隨著慢性疾病,以及心肺功能退化、器官老化等狀況,因此在選擇手術治療上的風險更難以掌握。

幸運的是,現代醫療發展越來越成熟且多元,已有創傷較小、術後復原更快、效果更好的微創腹腔鏡手術可供選擇,是高齡患者是一大福音。只是,高齡患者接受微創手術前,仍須經專業醫師的評估。

飲食不規律、嗜吃燒烤油炸物 應定期檢查揪癌蹤

另外,吳喬森醫師提醒,大腸癌的緣起都是由於正常的腸道細胞接受了來自於環境中的各種毒物之後,慢慢變成息肉,最後再突變成大腸癌,這個過程稱為「腺瘤腺癌序列」(adenoma-carcinoma sequence)。統計起來,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約在10年左右,所以基本上,只要能每3至5年接受一次完整全大腸鏡的檢查,應可有效預防息肉癌變的可能。

建議大腸癌好發族群,包括:飲食不規律;嗜吃燒烤、油炸或醃漬類食物的民眾;慢性大腸發炎性疾病的患者;有大腸直腸癌或是大腸息肉家族史的民眾,養成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以免耽誤正確診斷和治療的時機。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40/580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屏東一口氣新增16例登革熱本土病例!疾病管制署公布上週國內登革熱確定病例,共新增16例本土病例,分別為屏東市12例、潮州鎮3例、麟洛鄉1例,患者都居住於屏東縣。另外,也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登革熱疫情截至10月7日止,共累計151例本土病例,分別為屏東縣139例(屏東市5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年近八旬的黃阿嬤,全身發癢起斑,高燒到攝氏40度左右,且合併腎衰竭、尿毒症與敗血症現象;進一步就醫竟發現,她因水生性細菌「產氣單胞菌」感染導致。由於阿嬤家裡有安裝過濾水生飲,醫師研判,這位阿嬤因免疫力低下,才會在生飲過濾水後出問題。收治這位阿嬤的臺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

閱讀詳情 »

從產後惡露觀察復原狀況 文/林奕如 採訪諮詢/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恒如 攝影/陳炳煌 化妝髮型/Amber 演出/媽咪陳宛伶 順利「卸貨」後,護理師除了教導媽咪如何餵乳之外,通常也不忘叮嚀產婦必須多花一點時間調養身體,觀察有無出血等後遺症,才算是平安完成生產過程。不過,有些新手媽咪在產後會發現...

閱讀詳情 »

  育兒須知 了解身體對食材的承受度 過敏體質寶寶的副食品選擇要點 由於環境、家族史等等原因,導致可能有過敏體質的寶寶比例愈來愈高。隨著寶寶成長到需要開始攝取副食品時,父母不禁煩惱,該怎麼準備和餵食,才能讓寶寶健康與營養兼具?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亞東醫院小兒部主任葉樹人‧前亞東醫院營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