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晚要8次害慘生活 醫師告訴你「膀胱過動」怎麼辦

一晚要8次害慘生活 醫師告訴你「膀胱過動」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0歲女老師,對自己要求甚高,在教學上也是相當嚴謹,從一年多前開始,常覺得尿憋不住,一堂課45分鐘,休息時間一定要去上個廁所,有時候課堂上也忍不住尿意,到後來頻尿狀況日趨嚴重,甚至跟丈夫親熱到一半的時候,也突然想小便,還曾經睡覺時起床上8次廁所,但每次的尿量卻很少,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只好求診治療,確診罹患「膀胱過動症」。

每日排尿次數不宜超過8次 尿量以300-400ml為標準

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宇琪表示,正常人每日排尿次數以不超過8次為佳,尿量標準則是每次300-400ml。由於女老師的膀胱已嚴重萎縮,每次排尿只有100ml左右,因此為她進行「膀胱鏡水擴張手術」,也就是從尿道端灌注食鹽水,直到膀胱內壓介於80公分水柱,將病人的膀胱容量撐大,恢復彈性,改善過度敏感的膀胱。

膀胱過動症 4情況最容易發生

張宇琪主治醫師指出,膀胱過動症的好發率在女性族群約佔3-4成,且根據她的觀察,一半以上罹患此疾病的患者,大多個性急迫、求好心切、凡事追求完美,遇事容易焦慮,由於常處在高壓的狀態下,導致膀胱不停收縮,即便只有一點點尿液,也會想小便。

另外,有些行為也容易出現膀胱過動症,如從小被教育不要憋尿,一有尿意就上廁所,這樣的行為也易造成膀胱萎縮。其他像是膀胱逼尿肌活性過强,都有可能致病。

少量多次喝水 「撐」一下再上廁所

張宇琪主治醫師也呼籲,女性朋友的水分攝取量要足夠,最好採少量多次喝水方式,每次飲水量約50cc即可;且最好隔2-3個小時再上一次廁所,練習「撐」一下膀胱,同時也應避免油炸及辛辣飲食的過度攝取,睡眠也應充足,如此才可避免膀胱過動症。

 【延伸閱讀】

自體脂肪再生醫學SVF 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新希望

青少年思覺失調症腦部傷害大 穩定治療助重返校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1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上路囉!第二階段C肝全口服新藥給付 中央健保署放寬第二階段之C肝全口服抗病毒新藥治療給付條件,今日5月15日正式上路,病患無須接受「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治療失敗,只要是基因型第一型、符合F3以上肝纖維化程度門檻,經消化系內科專科醫師完成登錄程序後,即可使用健保給付C...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疲憊是許多癌症患者沒說出口的痛。一份國內首次對逾千名癌症患者進行的調查,發現比起失眠、食慾不振等,疲憊是癌友最感困擾的症狀,高達92%罹癌期間有疲憊問題,但是主動向醫護人員提及疲憊問題的卻不到六成。患者不常主動提到疲憊症狀癌症時鐘快轉,最新統計顯示,國內平均每五分六秒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醫界早發現,一個人的活動量、體適能狀況是預測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預後關鍵因素。長期久坐不動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比活動量大的人來得高。有規律激烈運動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最低。因此,美國心臟醫學會要求臨床醫師評估病患的身體活動、體適能狀況。除了開立藥物處方箋,醫師也要與病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好消息!今年4月起,健保放寬給付血小板生成素治療「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ITP),預估約有30至50名患者受惠,每年省下高達百萬元的藥費,可說是一大福音。 血小板生成素治療 不再提心吊膽 一名60歲婦女,12年前確診罹患紫斑症,長期使用類固醇治療卻因免疫能力低下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