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這個鯨鯊的故事來自菲律賓。盜獵者取走了鯨鯊的魚鰭,未死的生命只好隨波逐流,也許牠漂到了人間來只是為了來看看兇手一眼...

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以下幾張相片是每位潛水員最不想見到的場面。有一群香港潛水員到菲律賓潛水時於淺水海面發現有條年幼鯨鯊,牠是海洋最大種魚類,成年可長12公尺,重二十噸。但品性惇良,大嘴無牙,專吃浮游生物,絕不襲擊人,其後將牠救起,竟發現牠的魚鰭全部被割走(等同將牠的手手腳腳全部割斷),其後牠就慢慢流血離開了海洋。

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當時我們在淺灘發現牠後,以為只是走失母鯨之小鯨。但是後來發現大部份手腳被人盜走了! 一刻間全世界靜下了,每個人的心情...

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突然...牠看著我,牠看著每一個人,好像用最後的記憶把兇手面孔記住...

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檢查後發覺尾部尚有部份未被切除,相信是有船隻經過,兇手才迅速離開現場.....

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奇怪地每個人並沒多說話,可能大家心情已經找不到合適的詞來表達當時的心情....

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小小的生命(5m-6m長)等待著大海把牠帶走,可能要待上幾天,上天才會伸出憐憫之手。

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看見牠上岸後,頭部動了幾次,10分鐘後再動...10多分鐘後再動...血水在傷口慢慢流出。這一幕景象將永遠留在我的心中...

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40分鐘後,牠再沒游動.... 沒有魚之骨架.. 再沒法擺動原本在身上,將來會在桌上的魚翅....一切回覆平靜,可能牠尚有一點氣息,可能真的解脫還要更長時間,只是再沒氣力了.......我們只可等政府人員到場交待整個事件。

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難道我們真的需要吃魚翅嗎?這一生,這一幕影像都會印在我的記憶裡,印在我的腦海裡...

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眼前只可見鯨鯊寶寶慢慢地... 慢慢地在極度殘忍的痛苦中血等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人類應該感到萬分羞慚...

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到底生命算什麼?牠們又算什麼?

一條鯨鯊被菲律賓人割取魚鰭後 漂來人間看了最後一眼

鯊魚鰭就是人們認為最珍貴的魚翅,但其實魚翅本身沒有味道,全靠高湯的鮮味。現在全球每年捕殺一億條鯊魚,鯊魚繁殖緩慢,如果繼續大量捕殺下去,只會使鯊魚絕種,破壞海洋生態鏈。而且鯊魚身處海洋生物鏈頂層,生平吃了很多其他魚類,體內積聚了不少重金屬,故魚翅不宜多吃。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讓我們一起拒絕魚翅,以海洋生態的平衡,為子孫後代還有美麗的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新北市板橋傳出感染源不明的家庭群聚,而該案其中1人在勤業眾信會計事務所服務,足跡遍及捷運板南線、中山區與信義區。台北市衛生局表示,案19353及19355這對父女行經的足跡全數完成清消。同時匡列職場接觸者407人,並擴大採檢137人。 不明感染源個案於信義區勤業眾信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治療新冠肺炎COVID-19的口服抗病毒藥物紛紛上市,美國默沙東藥廠「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已於去年底引進國內,而輝瑞「Paxlovid」也即將抵台,臨床顯示,兩款藥物均能有效降低住院死亡風險。儘管全球Omicron確診人數激增,但許多國家均逐漸解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2/9)新增10例本土案例及44例境外移入,其中包含5例陰轉陽(日翊物流、點點幼兒園補習班)及5名新案例。5名新案例分別位於高雄、新北 足跡涵蓋範圍廣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針對今日新增5名新案例進行說明,其中4例發生在高雄,先一人因症就醫進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才剛開工,工作就立刻排山倒海而來!長期工作被壓得喘不過氣,卻也一直無法從中獲得成就感,只要一想到上班就完全提不起勁,甚至開始萌生自我懷疑的念頭,這樣的狀況到底該怎麼紓解才好呢? 你有這些行為、症狀嗎? 小心「工作壓力爆表」徵兆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的心理師倪家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