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笑就漏尿 中藥補腎加運動改善尿失禁 

一笑就漏尿 中藥補腎加運動改善尿失禁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

臺灣女性生性保守、害羞,私密處「生病了」總是難以啟口,不好意思就醫,尤其是年長女性。約70歲的沈女士面有難色就醫,原來她有尿失禁的困擾。笑的時候會漏尿,咳嗽時也會漏尿,一個晚上起來上好幾次廁所,擔心自己是膀胱無力還是怎麼了?也因為年紀這麼大還要包尿布,覺得自己面子掛不住。

尿失禁類型分3種 產後、高齡、神經病變都有關

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陳建閔說明,造成尿失禁的原因有許多,應先了解致病因素再行治療。常見尿失禁的分類有3種,「應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滿溢性尿失禁」:

1、應力性尿失禁

運動、咳嗽、笑、舉重物、跑步時,腹部壓力突然增高,尿液漏出。常發生在多產婦、停經後、肥胖及曾接受過骨盆腔腹部手術(如子宮全切除)的婦女身上,主因是骨盆底及尿道肌肉變鬆弛。

2、急迫性尿失禁

強烈尿意突然發生,無法憋住而造成尿液滲漏。常見於腦中風患者或老化,研究顯示,年紀愈大,罹患急迫性尿失禁的機率愈高。

3、滿溢性尿失禁

通常是因為神經病變(如糖尿病或骨盆腔手術後)造成膀胱長期無法排空,導致患者膀胱變大、缺乏收縮力,無意識到膀胱容量已接近滿溢程度而繼續儲尿,而發生尿失禁。常發生在罹患子宮頸癌,接受子宮根除性切除手術的婦女身上。

補脾固腎中藥 搭配運動改善尿失禁

如何發現家中母親的尿失禁問題,中醫有「望、聞、問、切」可以應用。(1)望:觀察是否經常換褲子或不喜歡出遠門,是否常表現肢冷畏寒,因尿失禁患者常表現出腎陽虛的症狀;(2)聞:媽媽身上是否出現尿騷味;(3)問:關懷詢問是否有泌尿道煩惱;(4)切:答案確定,要積極鼓勵或陪伴就醫。

陳建閔醫師表示,早期許多婦女必須幫忙農事,甚至產後若遇農忙,無法休養太久,導致年長後常有應力性尿失禁問題,可能是因為骨盆底部支持尿道括約肌及膀胱頸的肌肉鬆弛。中醫可以健脾補腎調整體質,補充一些補脾固腎的藥物,如山藥、芡實、益智仁等;並教導運動以改善尿失禁等症狀,如提肛運動、凱格爾運動,可以改善日常及社交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1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名10歲的女童,兩年前因經常性腹痛就醫,但未被診斷出確切疾病,近期再度就醫發現,有大腸瘜肉,且因瘜肉太大引起大腸套疊。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任林雨利表示,幼年性的瘜肉被稱為「缺陷瘤」,早期難被發現,通常在腸套疊腹痛時才會被檢查出來,嚴重者需開刀切除,否則恐造成大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正值年輕的毛小姐,四年前因連續血便而至醫院檢查,沒想到竟診斷出大腸癌第二期,一輩子要靠人工肛門生活。 術後的她一開始腸胃功能並沒有很健全,排便也不正常,直到開始食用益生菌,半年來竟改善很多。 根據日本大阪醫院研究指出,腸道內若含有大量好菌能增加抗癌作戰能力。 但益生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失智症患者,短期內記憶退化的速度加快,病況惡化迅速,連近期的事情都不記得,家人及時將患者送醫。就醫接受大腦掃描後,發現是大腦的硬腦膜腔下有出血,立即安排手術取出血塊。 收治病例的亞東醫院神經內科賴資賢醫師表示,一般而言,腦膜下腔出血多是由碰撞造成,對於老人來說,輕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