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起床就眩暈!血壓高低起伏多年不管 中年男竟慢性腎衰竭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血壓老是高低起伏不定,小心害慘身體。門診就有一名中年男子,平時無任何不適,只是常常在天氣冷熱交替時,早上起床就感到一陣眩暈,健檢才發現自己有高血壓,不過不以為意的他,竟讓血壓高低起伏不定的狀況持續數年,日前再度健檢赫然發現已經有中度慢性腎衰竭了。

原來該名男子長期放任血壓早上飆高、下午回穩的狀態不管,儘管後來趕緊以高血壓藥物治療,但過了2個月追蹤,指數不見起色,血壓依舊高高低低,小便的泡沫也越來越多,已經做好洗腎的心理準備。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男子後來接受中醫輔助治療,針灸加上飲食調控,幸運有所改善,迄今已經2年腎臟功能無惡化跡象,血壓穩定,目前仍在積極治療中。

氣溫一旦變化大,血壓高低起伏不定就成了腎臟的隱形殺手,周宗翰說,人體的腎絲球是非常敏感的構造,忽高忽底的血壓所造成的壓力差,往往容易讓腎絲球質接受到機械性的損害,引起的血管硬化,也會讓腎臟過濾淨化人體血液的功能變差,所以要保護腎臟,首重要控制自己的血壓。

周宗翰指出,忽高忽低的血壓導致的壓力差,反而比長期高血壓對腎臟的損害更為明顯,當腎功能越差,血壓就越不易控制,因此治療上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目前中醫能針對高血壓腎病變提供輔助治療,除用藥之外,中醫也常使用頭皮針、耳針、體針等,輔助人體機能的調節。

周宗翰提醒,患有腎臟疾病還未洗腎的患者,飲食調控是最大的關鍵,建議喝水要少量頻飲,並控制鈉鉀磷在身體的穩定,另外就是蛋白質攝取,早期腎功能不全時,控制飲食中的蛋白質,可以減少尿毒的產生,進而延緩腎功能的衰退,但是往往患者會因為過度限制蛋白質導致自己營養不良,最好諮詢營養師的建議。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健保漲幅出爐「單身上班族每月多付35-105元」! 2案等衛福部決定

聘外籍看護工的這21萬家庭注意了! 12月起衛福部開放新服務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郭大維及資深醫藥記者王瑞玲共同出版《讓腸胃動起來 》一書   不少人會認為,當脾胃出狀況時就會有胃痛、腹瀉、腹痛、腹鳴等現象,其實脾胃所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郭大維及資深醫藥記者王瑞玲共同出版《讓腸胃動起來》(時報出版)提到,以下這十種症狀,會時常發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吳世豪/台北報導 都市裡熙來人往的街頭,路人們好奇地看著一名行動緩慢的伯伯,伯伯說:「我要去成功嶺當兵!」,您是否也曾經在生活中,遇過此類的特殊情節呢?也不曉得該如何上前提供自己的關心或協助。台灣正面臨高齡社會,還有更多類似的失智者案例,正在我們的周遭悄悄上演。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吳世豪/台北報導 一位白髮蒼蒼的長者著急地詢問著眼前陌生的男子:「請問你有看到我兒子嗎?我好久沒看到他,好想念他喔!」。男子忍著淚水回答眼前年邁的父親說:「爸,我就是你兒子啊!昨天打電話給你說今天要回家看你,你忘記了嗎?」年事已高又罹患失智的父親,是不是已經完全將自己遺忘了?看似電影...

閱讀詳情 »

    今年氣溫轉冷的很快,許多薑母鴨、羊肉爐、火鍋的店家早早就開始營業,每到傍晚更是大排長龍,華人習慣食補,冬令進補儼然成為台灣人的習慣,進補並非壞事。然而在進補的同時,往往也攝取了過多不必要的油脂、鹽份,結果非但沒有因此更健康,反而是越補越胖!中美製藥營養顧問吳美茵指出,以往在冬令進補的食物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