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週13起腹瀉群聚案件 大多是諾羅病毒感染

一週13起腹瀉群聚案件 大多是諾羅病毒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今年截至1月8日共通報13起腹瀉群聚案件,有症狀人數達679人,其中2起檢驗陽性(均與諾羅病毒相關),另11起檢驗中。通報案件的發生場所以校園為主,其次為餐飲旅宿業。去(2016)年同期總共通報10起腹瀉群聚,有症狀人數80人,9起檢驗陽性,其中8起與諾羅病毒相關。目前已進入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季節,提醒民眾應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學校及餐飲業應加強管理防治,以防範疫情發生。

諾羅病毒群聚腹瀉以校園為主

疾病管制署指出,近四週(2016年第50週至2017年第1週)諾羅病毒相關腹瀉群聚事件發生場所以校園為主,約佔76%;其次為餐飲旅宿業約佔12%,其餘分別發生在公司、人口密集機構、家庭或補習班等機構場所。近四週急診急性腹瀉監測資料顯示,就診病例百分比分別為3.86、4.07、4.32及5.14,呈上升趨勢。

全球急性腸胃炎疫情上升

此外,全球急性腸胃炎疫情呈上升趨勢,日本、韓國近期疫情主要與諾羅病毒有關。中國大陸2016年1至11月累計82起其他感染性腹瀉群聚疫情,以諾羅病毒感染佔74%最多,疫情主要集中於廣東省、重慶市、江蘇省、山東省、湖南省及浙江省,多發生於學校及幼托機構;其中廣東省12月起諾羅病毒群聚疫情明顯上升,並發布該省諾羅病毒預警訊息。英國近期諾羅病毒感染亦有增加,自7月迄今累計約2,600例,較近5年同期增加8%。

良好衛生習慣是預防的不二法門

諾羅病毒群聚事件常透過糞口途徑傳染,傳染途徑包含未保持良好之衛生習慣、和患者密切接觸、接觸或食用患者的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食品,常造成大規模群聚事件發生。因此民眾在烹製食物時應使用安全的食材來源、食品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病患應在家休息至嘔吐或腹瀉等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學或工作,降低病原藉由人與人接觸而增加傳播風險;若無法請假,也應請其配戴口罩,落實正確勤洗手、避免以手碰觸口鼻等衛生習慣,防止病毒傳播。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9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孕媽咪注意啦!懷孕過程中,若能讓胎兒感受到充滿愛與關懷,則對於孩子日後人格發展大有助益。精神科醫師施佳佐表示「四個籃子」的懷孕階段,是奠定孩子往後人生行為模式的重要階段,而在成長過程中,也許會遺忘四個籃子中帶來的想法,但這些經歷都會化成潛意識跟著你。 四個籃子 默默影...

閱讀詳情 »

趙 小姐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職員,工作較忙,早上時間較緊,基本上都是面包加牛奶。不料昨天早上拿出來冰箱裡面的面包的時候,發現味道不對,但是時間緊,也沒有 注意,直接就吃了去趕車去了。不料下午腹痛難忍,去醫院查詢才知道是因為早上吃的面包把肚子給吃壞了。面包是不能夠放在冰箱冷藏室的。 上 面這個事情經常發...

閱讀詳情 »

這20多天,家住甘井子區促進路附近的劉先生夫妻倆一直是提心吊膽的,由於20多天前,他們10個月的兒子被蜱蟲咬了。這幾天,過了觀察期之後,劉先生夫妻倆才將懸著的心放下。他們給本報打來電話,希望通過孩子的遭遇給家長們提個醒,孩子突然間長顆痣出來,千萬別大意了。   (圖片僅為示意圖,...

閱讀詳情 »

黃麴黴素藏在發霉的食物里,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里,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濕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菌。(Manjunath Kiran/AFP/Getty Images)  黃麴黴素是有強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也是一種強致癌物質,據大陸媒體報導,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