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卻藏在天天吃的東西裡!太可怕了!30年來都不知道...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卻藏在天天吃的東西裡!太可怕了!30年來都不知道...
黃麴黴素藏在發霉的食物里,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里,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濕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菌。(Manjunath Kiran/AFP/Getty Images) 
黃麴黴素是有強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也是一種強致癌物質,據大陸媒體報導,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我們生活當中,稍不注意就會遇到這種物質。那麼它們都藏在哪裡,我們來看看網路上是怎麼說的。
 

1 、發霉的花生玉米 

黃麴黴素藏在發霉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裡,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濕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菌。

建議:

每次少買點,不要「存」,以免霉變。

如果您發現有一顆花生壞了,那一碗花生米,或者是存放的一袋子的花生米都得扔掉。

家裡有食物殘渣的邊邊角角也要清洗乾淨。

2、變質的米飯 

別以為做熟了就能放鬆警惕,變質的米飯是最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

建議:

做飯菜,吃多少、做多少,最好當天吃完,不留剩飯菜。

3、發苦的堅果 

如果吃到變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時吐掉並且漱口,因為瓜子等堅果的苦味正是來自霉變過程中產生的黃麴黴毒素,經常攝入會增加肝癌風險。

建議:吃到霉變的、發苦的堅果千萬別犯懶,一定要馬上吐出來。

4、沒洗乾淨的筷子 

我們平時使用來吃花生、玉米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的筷子裡最容易藏澱粉,一來二去霉變了,黃麴黴素就藏在裡面了。

建議:

最佳選擇是鐵筷子,很難出裂痕,也就不會有食物殘渣。

平時洗筷子的時候要記得先泡一泡,軟化上面的食物殘渣,以便容易清洗掉。

5、劣質芝麻醬 

你愛吃的芝麻醬、花生醬,有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癟花生甚至變質的芝麻、花生做原料,其中變質的花生中含有黃麴黴毒素。而且這種加工後的產品,可比發霉花生難識別多了。

建議:

去大超市購買知名品牌。

6、小作坊自榨油 

小作坊的壓榨機或家用榨油機工藝簡單,缺乏除去有害物質工藝,不能對原材料進行精鍊,即使自己選料,也可能會出現農藥殘留、重金屬污染問題,以及存在黃麴黴毒素問題。

7、久泡的木耳 

有男子吃了泡發3天的黑木耳後,起初腹瀉,全身出現黃疸,後竟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在ICU搶救一週後才脫離危險,醫生診斷後稱,是因為久泡後的黑木耳產生了生物毒素,食用後,致急性生物毒素中毒。

木耳在泡發過程產生何種細菌或毒素,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測和判斷。可能有哪些微生物毒素呢?譬如黃麴黴毒素、青黴毒素等。

防止黃麴黴毒素的方法 

1、油熱了先加鹽 

做菜之前的一個小動作就能幫消除一定量的黃麴黴素。如果我們在花生油等食用油倒入鍋里加熱後,並放入少量食鹽,攪拌10~20秒,這樣基本上就能消除大部分的食用油裡的黃麴黴素。

2、多吃點綠葉蔬菜 

多吃綠葉蔬菜可以讓我們平時不小心吃下去的黃麴黴素失效一部分,因為葉綠素能夠阻止黃麴黴素吸收,預防肝癌。

長期攝入小劑量的黃曲霉毒素會造成慢性中毒。其主要變化特徵為肝臟出現慢性損傷,如肝實質細胞變性、肝硬化等。出現動物生長發育遲緩,體重減輕,母畜不孕或產仔少等系列癥狀。

 

文/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75歲的老翁,近兩三個月來發現,他的雙腳足底陸續冒出許多不痛不癢的棕黑色斑塊,起初以為是香港腳,自行去藥房買藥膏來擦,不僅不見效,還愈冒愈多,老翁因憂心腳底會產生病變,趕緊前往皮膚科求診。經皮膚切片檢查,所幸僅是色素沉澱增多,而非產生黑色素細胞癌的變化,目前仍在定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要活就要動,即使是失智症病人也不例外!為鼓勵失智症病人走出去,不要關在家中,台灣失智症協會特別呼籲政府能獎勵失智友善旅遊,除了改善遊覽車無障礙設施,推廣失智友善旅館,並應於觀光景點設置獨立於男女廁外的無障礙廁所,讓失智症病人可以藉由友善旅遊,減緩退化,並紓解照顧者壓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去已有相關研究發現,中風病患接受中醫治療,能夠減少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國內最新研究證實,中風後失智症病患接受中醫,可以減少使用急診及住院醫療次數。中風後失智 中醫研究治療方法義守大學醫學院學士後中醫學系教授施純全,利用健保資料庫篩選2000至2008年間, 40歲以上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