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陣牙痛過後!最終竟釀半臉全癱 6旬婦罕見惡性腦瘤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陣牙痛過後,怎麼最後嚴重到半張臉都癱了!一名62歲的婦人就因為牙痛四處求醫,原本以為只是蛀牙或牙周病在作怪,沒想到怎麼看都看不好,直到疼痛延伸到眼睛後,進一步至醫院詳細檢查才發現長了腦瘤,一開始醫師告知瘤為良性不用開刀,不料5年內右邊臉部、肢體無力,最後轉院接受手術,清除腫瘤,才免於癱瘓命運。

收治病人的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暨神經外科主任陳金城提醒,不少人都有牙齒疼痛的經驗,不過長時間疼痛又合併其他症狀時,就可得小心。

以該名婦人為例,從小到大牙齒都保養得很好,但5年前開始出現頻繁的牙痛,看了牙醫後都說沒什麼大問題,陸續治療也得不到改善,甚至疼痛還一直延伸到眼睛,一度懷疑可能是三叉神經痛,這才想到大醫院做詳細檢查,結果發現腦部竟然有一顆2.5公分大的腫瘤。

陳金城說,當時婦人聽到醫師說腫瘤屬於良性,可先做放射線治療,否則就是選擇手術把腫瘤拿掉,但手術的風險可能會癱瘓「要不要賭賭看」,嚇到不敢拿自己的身體去做賭注,5年來陸續20幾次的放射治療,但沒想到過程中,腫瘤一路長大,先是3公分,再變成3.6公分,最後右邊臉部及肢體癱瘓,耳朵的聽力也變差,不斷出現耳鳴,晚上根本無法入眠。

所幸在手術清除腫瘤過後,陳金城說,婦人右半邊已慢慢恢復力氣,身體逐漸好轉,一心盼著康復後,可以繼續從事最愛的跑步運動。

陳金城強調,此種腫瘤為腦瘤之王,多數為良性,但婦人的瘤經由病理切片檢查後,出乎意料竟為惡性,惡性周邊神經髓鞘瘤並不常見,尤其長在顱底這個位置的又更少,全世界才3、40例。提醒民眾,雖然牙痛、耳鳴等問題很常見,但也有可能是因為腦部長了腫瘤所引起,建議一旦症狀持續未獲得改善,最好找專科醫師做詳細檢查。

照片來源: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居隔「3+4」明上路一圖搞懂! 4天自主防疫可外出工作、但禁內用

即起「重點疫調不公布足跡」 下一步取消實聯制!陳時中喊很快會公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0,境外則有5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自菲律賓(案1175至案1177)、印度(案1178)及英國(案1179)入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案1175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船員,4月2...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華航諾富特飯店爆發群聚感染,迄今已有5名員工先後陸續確診,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未遵守防疫旅館規定,混居、人員又跑來跑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7)日下午宣布要開罰,認定諾富特飯店一口氣違反3條法令,民航局跟交通部先一步開出共115萬元罰單;桃園市政府也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華航染疫風暴,從機師、空服員到諾富特飯店的員工、外包商無一倖免,感染源究竟在哪?病毒的基因定序成為疫調研判的關鍵之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又完成6例定序,發現亦全是英國變異株在作怪,而華航事件迄今已出現3群不同基因序列的「感染群」。 新增6案基因定序結...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機組人員該不該第一順位打疫苗,意外引爆台北市長柯文哲跟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台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之間「會被國際笑死」的爭論,面對柯文哲稱「如果再去問李秉穎一次,對方一定不會這樣說,李秉穎今(7)日再回應媒體「這個是文字遊戲」,若把機組人員排在醫護人員就是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