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七旬婦長期尿失禁不就醫 致泌尿道反覆感染

七旬婦長期尿失禁不就醫 致泌尿道反覆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由於女性天生尿道較短,各年齡層的女性可能都有經歷過尿失禁的困擾,其中,不少經歷過生產或動過骨盆腔手術的婦女,可能會在打噴嚏、提重物時或如廁前憋不住而產生漏尿的情況。

年長女性更要注意漏尿的情形,隨著年齡增長,膀胱肌肉支撐力降低,尿失禁的情況可能會比年輕女性還嚴重。臨床一名七十五歲的婦人長期患有尿失禁,卻擔心旁人會聞到尿騷味便足不出戶,即便子女苦勸也堅持不就醫治療,再加上婦人個性節儉,漏尿只用衛生紙吸附,且久久才更換一次,積年累月下來導致會陰皮膚潰爛、泌尿道反覆感染,且因社交封閉,更有憂鬱以及失智症,讓家屬心疼不已。

尿失禁難啟齒 不敢喝水恐致泌尿道感染

收治該患者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教授暨泌尿科主治醫師鄒頡龍對此表示,尿失禁分為應力性尿失禁與急尿性尿失禁兩種,皆能透過凱格爾運動、藥物、手術或復健治療得到改善。臨床上經常看到許多尿失禁患者,堅持不肯就醫,或是對於就醫感到羞赧,一拖再拖使病況加重。

其實,尿失禁與泌尿道感染息息相關,許多尿失禁患者因害怕漏尿而不敢喝水,水喝的少又會造成泌尿道感染,如此一來便踏入反覆泌尿道感染的惡性循環中,而這類患者通常也因擔心旁人異樣眼光使得畏懼社交,恐加速憂鬱症及老年失智。

各年齡層皆可能泌尿道感染 提升正確疾病觀念很重要

鄒醫師指出,任何年齡層的女性都可能會造成泌尿道感染,其中最常發生在性行為較頻繁的女性,以及停經邁入中老年的婦女。年長停經後女性因缺少雌激素,泌尿道上皮萎縮,若同時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更會提高泌尿道感染的機會,國人可透過《請教鄒醫師,女性必知的24個婦女泌尿問題》的書籍中,了解更多婦女泌尿道相關知識。

鄒頡龍醫師提到,泌尿道感染與抵抗力、年紀息息相關。預防泌尿道感染最重要的,就是攝取足夠的水分,保持尿液清澈。

國際文獻證實 D-甘露糖與抗生素治療效果相當

如果持續有泌尿道感染的困擾,也可考慮使用泌尿道相關保健食品增強抵抗力。根據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NICE)文獻指出,D-甘露糖能夠減少泌尿道感染發生的機率,並且2014年世界泌尿學雜誌提到,服用D-甘露糖改善反覆泌尿道感染與抗生素治療結果相近,以保養方式達到治療的效果,避免服用過多藥物,對於年長者是一個新選擇。最後也提醒,若遇到相關症狀,應盡早尋求專科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除改善生活品質外,也可以讓家人更加放心。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全球疫情截至2/13,確診數已破4億,死亡人數則超過581萬且節節攀升。尤其歐美地區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是最高,而台灣的疫調作業相當積極、擴大匡列採檢與境外檢測,相較國外的發生率、死亡率都偏低,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陳秀熙教授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園地》直播中表示,台灣的防疫進程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指揮中心在17日宣布新增14例本土個案,目前新北設計師、高雄煉油廠感染鏈需要高度關注。另外,日本邊境將會鬆綁,台灣人去日本居檢天數僅3天。指揮中心會有相應的開放嗎?同時旅遊業者期盼能再次出團,是否允許旅行團出國?陳時中表示,目前不考慮開放旅行團,待近期的商務旅行順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新增14例本土個案,依照縣市劃分,北市新增3例本土個案,苗栗新增2例,高雄新增2例,新北新增7例。 台北市新增案19882足跡廣泛 曾去過保安宮 台北市衛生局表示,今(17)日新增3例本土病例,其中案19877及19882為案198...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資深藝人巴戈16日晚間病逝林口長庚,死因為胰臟癌,享壽67歲。醫師表示,胰臟位於後腹腔、胃的後方,透過腹部超音波也較難發現異狀,早期腫瘤又無明顯症狀,確診時大都到了晚期,無法開刀,1年存活率僅約1成。 不少名人死於胰臟癌,包括: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全球知名3大男高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