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七旬翁背潰爛如燒燙傷 全身性水泡,當心罕病「天疱瘡」

七旬翁背潰爛如燒燙傷 全身性水泡,當心罕病「天疱瘡」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南投70歲吳爺爺日前全身長水疱,由頸部、前胸、耳後、後背開始,再蔓延至上下肢,原本以為是天氣寒冷導致皮膚乾癢,便自行塗抹藥膏減緩症狀,沒想到破掉後引發潰瘍,宛如大面積燒燙傷般駭人,就醫經血清檢查,發現血清中有對抗表皮細胞連結因子的自體抗體,確診為罕病「天疱瘡」,經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後,總算恢復光滑健康的皮膚。

天疱瘡」為自體免疫疾病 嚴重者死亡率高達75%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蔡肇基表示,天疱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發生率僅約20萬分之一,常見於中老年人,病因可能是體內淋巴細胞失調,自體抗體會破壞表皮細胞及細胞之間連結因子,因此皮膚會有鬆弛型水疱,破壞皮膚黏膜的正常結構,使得皮膚、黏膜發炎剝離起水疱,甚至潰瘍,若沒有及時治療,當引發全身性天疱瘡時,會有全身燙傷脫皮,容易血漿流失及受細菌感染,大面積脫皮還需住燒燙傷病房換藥治療,嚴重者會有繼發性感染,甚至死亡,一年內死亡率高達75%。

天疱瘡的症狀為全身性水疱、反覆性口腔潰瘍,及鼻黏膜水疱,蔡肇基指出,多數患者以黏膜和皮膚症狀為主,因表皮細胞連結因子被破壞,皮膚會因用力擦,或用力壓而起水疱,水疱遭壓迫時會往外蔓延,疼痛無比,換藥時都需要注射嗎啡止痛,例如躺臥時的背部、手肘與衣服接觸處等,當小水泡破裂後,便會形成疼痛性潰瘍,嚴重時會使全身皮膚剝離,產生猶如大面積燒燙傷的情形。
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治療 患者正常作息降低復發風險

治療方面,蔡肇基表示會依患者嚴重程度作選擇,如症狀較輕微的患者,可使用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治療,若已產生全身性皮膚的影響,則需使用免疫抑制劑,甚至搭配血漿透析或血漿置換術治療。

蔡肇基建議,由於天疱瘡發生原因不明,目前醫學上尚未有治癒的方法,臨床上只能依照症狀治療,未來仍有復發的可能,因免疫系統是會隨著環境變化的,故提醒患者應飲食均衡、規律運動並維持充足睡眠,避免陽光過度曝曬,才能降低復發的風險。

【延伸閱讀】

針對獨特基因找解方 精準醫療為癌症治療帶來新希望

植髮一定要剃頭髮? 運用隱痕密技破除植髮迷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0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中報導】台中1名62歲王先生,長期患有高血壓,偶爾會心悸,某天右下腹部突然劇烈疼痛,趕往急診就醫,經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確診右側腎動脈梗塞,俗稱腎臟中風,經抗凝血藥物治療住院觀察後,再轉介至心臟科安排心律不整電燒,所幸及時搶救才讓腎臟功能沒受損,若未能妥善治療,最嚴重恐腎衰竭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因肩膀持續疼痛,導致手無法舉高,甚至上廁所要擦拭都困難不已的52歲王先生,經醫師安排X光檢查後,排除骨折、關節退化或移位等問題,確診為「五十肩」。後續在輕度麻醉下,將肩膀的筋拉開,再搭配復健動作,持續復健兩星期,順利解決五十肩的疼痛問題。五十肩有這些症狀!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傅婷/台北報導】國內發生首宗疑似因透過不肖醫美業者施打肉毒桿菌素導致中毒的案例,1對59歲、56歲姊妹想去除皺紋,在坊間1家自稱是韓國醫師經營的工作室施打肉毒桿菌素,結果妹妹眼瞼下垂,姊姊則是出現吞嚥困難,最後至臺北榮民總醫院治療,目前妹妹已經康復,但姐姐仍需依賴鼻胃管進食。 &nbs...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33歲的人生可以多「精彩」?吳小姐可以說上三天三夜都講不完,她是一位腎臟受贈者,剛結束一個人機車環島挑戰自己極限,又緊接著參加2019第七屆器官捐贈接力路跑活動,她除了參加接力健跑組外,也與其他器官受贈者一起上台獻花,感謝捐贈者家屬的大愛,因為他們的良善帶來美麗新世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