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七種控制氣喘的方式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記,全球有三億人口罹患氣喘,英國每12人即有1人患有氣喘,而台灣成人約有10%,小孩約有20%屬於氣喘人口 (資料來源 : 台灣氣喘學會)。雖然氣喘是一個長期慢性疾病,但現今醫生相信只要經由正確的預防措施,大多數氣喘病患都可以過個積極的生活。

確保身邊總是備有緊急吸入器。每天在英國即有3人因哮喘發作而死亡,但事實上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情形只要透過吸入器和口服藥物就可以提前預防哮喘症狀,但如果屬於嚴重發作,建議身邊備有舒解吸入器,因為它可以迅速放鬆緊張的呼吸道。

找出自己常見的氣喘發作引發點。每個患有氣喘的人都會因為某些環境因素而容易發作,常見的罪魁禍首包括黴菌、二手煙和空氣污染。將這些使自己症狀惡化的事件記錄下來,並找出將來避免這些情形的方法。

七種控制氣喘的方式

注意自己的體重。各種研究發現肥胖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氣喘症狀,甚至可能引發疾病的發作。雖然肥胖與氣喘之間的關聯性尚未完全被明確了解,但科學家仍然認為由於氣喘是由發炎和腫脹的氣道引發的,而許多肥胖者都患有慢性低度炎症,因此必須特別留意。

保持居家清潔。每週進行兩次居家清潔和使用吸塵器(記得戴著過濾面罩),並且使用高效微粒空氣(Hepa)過濾器保持室內空氣清潔,床單床罩每週清洗一次也可以改善症狀。另外,在床墊和枕頭上使用防塵蟎套可以減少與灰塵中存在著可能引發氣喘的微生物之接觸。

家中避免飼養寵物。一些氣喘患者對動物皮膚中的蛋白質非常敏感,這可能導致免疫系統過度反應並引發攻擊,寵物必須經常梳理和洗澡,並且與醫生討論使用噴鼻劑控製過敏症狀。

呼吸練習。研究發現規律的呼吸練習,如Papworth和Buteyko,可以改善生活品質並且減少緩解吸入器的使用次數。然而這些只是補充療法,並不是替代療法,因此請務必與醫生處方藥物一起搭配使用。

適量的運動。運動通常對氣喘患者有益,因為它可以提高肺部效率並增強免疫系統。但是如果鍛煉時間還不夠長久,或者經常發作,那麼最好堅持做些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瑜伽或游泳(儘管游泳池中的氯會引發氣喘發作)。

 

Reference :

Seven ways to manage asthma

 

相關推薦

假油引發的食安危機重創台灣,讓天然飲食成為高不可攀的奢求,其實市面上化學食品到處都是,除了網路盛傳的化學霜淇淋之外,連日本料理生魚片的靈魂山葵醬 99% 都是化學製品。 《華盛頓郵報》揭露此新聞,代表美國社會也開始重視美味背後的玄機。報導指出,壽司店生魚片附上的綠色山葵醬 (Wasabi),成分是一...

閱讀詳情 »

1、喝一大杯溫開水; 2、咽喉疼的話:一勺蜂蜜+一捏鹽+幾滴檸檬汁; 3、儘快排除寒氣:生薑5大片+紅糖煮水; 4、大桶泡腳,渾身出汗; 5、繼續喝溫開水,多上幾次廁所; 6、蒙上被子睡覺; 7、第二天,繼續用生薑紅糖鞏固。這樣基本上快好了。現在是感冒季節,轉給身邊好友~   來源:微博...

閱讀詳情 »

台灣每20萬名新生兒中,約有30-40人會有膽道閉鎖的狀況,容易造成肝硬化,若不治療,可能在2年內會失去生命。台灣國民健康署自2004年起全面推廣「嬰兒大便辨識卡」, 10年來約有200萬個新生兒,使用過此簡易篩檢的辨識卡,發現異常及接受確認診斷為膽道閉鎖症者約325個,備受國際肯定。「日本是先進國...

閱讀詳情 »

台灣每20萬名新生兒中,約有30-40人會有膽道閉鎖的狀況,容易造成肝硬化,若不治療,可能在2年內會失去生命。台灣國民健康署自2004年起全面推廣「嬰兒大便辨識卡」, 10年來約有200萬個新生兒,使用過此簡易篩檢的辨識卡,發現異常及接受確認診斷為膽道閉鎖症者約325個,備受國際肯定。「日本是先進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