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七種控制氣喘的方式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記,全球有三億人口罹患氣喘,英國每12人即有1人患有氣喘,而台灣成人約有10%,小孩約有20%屬於氣喘人口 (資料來源 : 台灣氣喘學會)。雖然氣喘是一個長期慢性疾病,但現今醫生相信只要經由正確的預防措施,大多數氣喘病患都可以過個積極的生活。

確保身邊總是備有緊急吸入器。每天在英國即有3人因哮喘發作而死亡,但事實上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情形只要透過吸入器和口服藥物就可以提前預防哮喘症狀,但如果屬於嚴重發作,建議身邊備有舒解吸入器,因為它可以迅速放鬆緊張的呼吸道。

找出自己常見的氣喘發作引發點。每個患有氣喘的人都會因為某些環境因素而容易發作,常見的罪魁禍首包括黴菌、二手煙和空氣污染。將這些使自己症狀惡化的事件記錄下來,並找出將來避免這些情形的方法。

七種控制氣喘的方式

注意自己的體重。各種研究發現肥胖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氣喘症狀,甚至可能引發疾病的發作。雖然肥胖與氣喘之間的關聯性尚未完全被明確了解,但科學家仍然認為由於氣喘是由發炎和腫脹的氣道引發的,而許多肥胖者都患有慢性低度炎症,因此必須特別留意。

保持居家清潔。每週進行兩次居家清潔和使用吸塵器(記得戴著過濾面罩),並且使用高效微粒空氣(Hepa)過濾器保持室內空氣清潔,床單床罩每週清洗一次也可以改善症狀。另外,在床墊和枕頭上使用防塵蟎套可以減少與灰塵中存在著可能引發氣喘的微生物之接觸。

家中避免飼養寵物。一些氣喘患者對動物皮膚中的蛋白質非常敏感,這可能導致免疫系統過度反應並引發攻擊,寵物必須經常梳理和洗澡,並且與醫生討論使用噴鼻劑控製過敏症狀。

呼吸練習。研究發現規律的呼吸練習,如Papworth和Buteyko,可以改善生活品質並且減少緩解吸入器的使用次數。然而這些只是補充療法,並不是替代療法,因此請務必與醫生處方藥物一起搭配使用。

適量的運動。運動通常對氣喘患者有益,因為它可以提高肺部效率並增強免疫系統。但是如果鍛煉時間還不夠長久,或者經常發作,那麼最好堅持做些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瑜伽或游泳(儘管游泳池中的氯會引發氣喘發作)。

 

Reference :

Seven ways to manage asthma

 

相關推薦

(記者張耀元報導)子宮大如籃球 子宮內膜異位症惹禍!! 嚴重經痛影響生活應盡快就醫檢查 女性朋友若出現腹部莫名凸出伴隨經痛症狀,千萬別輕忽!有位32歲的職業婦女巧巧(化名)長期經期紊亂,兩年半前下腹部莫名凸起,以為只是變胖沒有放在心上,半年後凸起處愈來愈大,伴隨嚴重經痛及大量經血,夜晚難以成眠,甚至...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青少年愛上網「取暖」當心越上越憂鬱!董氏基金會今(4)日發布最新調查結果發現,有高達近4成3的青少年每隔30分鐘不到就手癢想滑手機,假日上網超過6小時比例亦逼近4成;警訊是,憂鬱程度越高的青少年越愛上網與他人互動、聊天「取暖」,但...

閱讀詳情 »

▲正確選用熱敷墊,才不會造成傷害。(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班打電腦、下班瘋追劇,長時間的低頭姿勢,往往增加頸部與上背部肌肉負擔,造成血液循環不佳,肌肉僵硬、疲勞,不少人會自行購買「熱敷墊」來舒解痠痛,但魔鬼藏在細節裡,食藥署提醒,熱敷墊直接接觸到皮膚表面...

閱讀詳情 »

▲想要孩子高人一等,性早熟警訊千萬不能錯過。(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父母普遍希望孩子能夠「高人一等」較同齡的孩子更早、更快速抽高,但孩子從小就比別人高,不一定是好現象!醫師提醒,這有可能是「性早熟」的危險警訊。贏在起跑點,卻因為骨齡提早成熟而斷了成長黃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