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鋅」致缺缺 原來是身體少了這一味? 《健康2.0》:補充關鍵元素增強免疫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每三人就有一人缺乏鋅,缺鋅會讓人容易疲勞、老化、嗅覺味覺變差,飲食清淡但仍不斷腹瀉、食慾不振,甚至一到夏天提不起勁、愈睡愈累。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鋅是一種微量元素,對人體非常重要,缺鋅的話,會掉頭髮、關節痛、皮膚發癢、心情低落等,平日可從飲食補充營養,多吃含鋅量高的食物,例如蚵仔等。

「鋅」致缺缺 原來是身體少了這一味? 《健康2.0》:補充關鍵元素增強免疫

      基隆長庚外科副教授江坤俊表示,人體有許多功能需要透過鋅的幫助才能運作,鋅存在細胞中,而非血液,儲存在肝和腎裡,所以很容易透過大便和膽汁被排出,小便和流汗都會造成鋅的流失。根據衛生署國人營養狀況調查,台灣成年人約有八成鋅攝取不足,孕婦、哺乳婦女、銀髮族、受傷或手術後病患、肝不好及慢性腸胃炎者,須特別留意。

      營養師黃淑惠指出,鋅可以促進體內蛋白質代謝來製造肌肉,也能提高各種消化酵素的活性、刺激神經傳遞更靈敏,一旦在流汗後沒有適量補充,就有可能會出現乏力、食慾降低等症狀,且夏天流汗導致電解質不平衡,沒有胃口,如果不注意很容易造成微量元素缺乏,所以記得多喝水,補充電解質飲料。

 「鋅」致缺缺 原來是身體少了這一味? 《健康2.0》:補充關鍵元素增強免疫

   萬芳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柏臣也分享,有一病患是廚師,有段時間被客人頻繁退回料理,自己卻嚐不出食物過鹹或過甜,經診斷後發現,是因減肥使營養攝取不足、長期待在悶熱廚房時常流汗,導致味覺及嗅覺神經異常。 

      營養師黃淑惠提醒,鋅在體內儲存的量少,須每日微量並持續補充,可適量攝取生蠔、牛腱及南瓜子等食材。此外,空汙嚴重,強健鼻腔黏膜也與營養素攝取有關。鋅能使細胞分裂,讓黏膜更完整。陳柏臣提醒,挖鼻孔會導致懸浮微粒直接侵襲呼吸道與肺,當鼻黏膜受損,鼻子自我防禦功能降低,感染風險便增加。

    《健康2.0》邀請江坤俊、陳柏臣、黃淑惠、中醫師吳明珠及健康主廚陳之穎,解說關鍵營養素在人體中的重要性及缺乏時可能引起的症狀,除了對症下藥,平時更應藉由營養攝取均衡來預防,節目中也分享挑選新鮮蚵仔的小撇步及海鮮的保存方式。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 每週六日晚間9點《健康2.0》!

相關推薦

陳時中說明最新疫情。(圖/民視新聞)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公布,國內新增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例死亡。   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之4例本土病例(其中2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3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少子化已經是台灣最迫在眉睫的國安危機了,為了「催生」,衛福部今年7月開始實施擴大「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補助對象由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擴大至所有的不孕夫妻,衛福部國健署最新統計顯示,上路第一個月,全台已經有7636對不孕夫妻申請補助資格通過。 衛福部是自7月1日起實施擴...

閱讀詳情 »

泰國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今(7)日確診再增21838人、另增212人死亡,雙雙再創疫情以來新高。另外,泰國首都曼谷今天發生反政府大示威,目前民眾、警方持續對峙中,至少有一人被捕。泰國疫情持續嚴峻,綜合外媒報導,泰國今日通報單日新增確診21838例,單日新增死亡212人,雙雙創新高。至疫情爆...

閱讀詳情 »

根據日媒《NHK》報導,今天日本東京都單日新增4566確診個案,比上週還多了508例,官方推斷感染源仍在社區傳播著,而大阪市更是連續5天單日破千例,且8/7確診重症人數已達150人。根據《NHK》報導,東京都政府今宣布東京都新增4566人確診,又創感染高峰,對比上週確診人數更是增加了508例,且官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