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健康靠雙手摸出來 「撫觸治療」帶來幸福賀爾蒙

       根據瑞典研究,每天花十分鐘搓搓手腳、摸背,能幫助睡眠、活化大腦、增加免疫力,甚至讓人感到幸福快樂。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這是一種流傳久遠的療法,不僅能讓襁褓中的嬰兒睡得更熟,更能有效治療腹脹、便祕、消化不良及嘔吐等症狀。

      「撫觸治療」透過輕撫及包覆患者的手腳、後背,去除不安感,並緩和疼痛,職能治療全聯會理事柯宏勳說,透過撫觸更能讓對方體會「被認可」的滿足感,加深彼此間的親近感。

健康靠雙手摸出來 「撫觸治療」帶來幸福賀爾蒙

      彰基切膚之愛基金會專任老師羅郁棋指出,長期在社區替65歲以上老人進行撫觸治療,剛接觸時明顯看到他們感覺沮喪、不多話,經過我們邊撫觸,邊引導聊天,漸漸開始有笑容並願意互動;藝人阿松更分享,兒子五歲時情緒常過度高亢,甚至會想傷害他人,經醫生建議,在情緒無法控制時,可以緊抱孩子五分鐘,確實成功地安撫孩子情緒。 

      撫觸治療除了能安撫情緒,更能活化失智大腦,有利嬰幼兒身心功效。由於重度失智症患者無法用語言溝通,且易對事情產生較負面認知,因此透過這樣的行為治療,失智症患者因舒服觸摸,產生正向連結,認得身體的感覺。精神科醫師鄭光男說,有些失智症患者吃安眠藥會產生副作用,使精神狀況混亂,因此非藥物治療法就顯得更重要。 

健康靠雙手摸出來 「撫觸治療」帶來幸福賀爾蒙

      針對嬰幼兒不同的狀況,通常需進行不同撫觸方式。鄭光男表示,常被撫觸的嬰兒,較能擁有自信和樂觀性格,透過擁抱和親人身體接觸,改善賀爾蒙分泌,讓孩子感受溫暖、安全和愛。柯宏勳指出,根據研究有接受按摩的嬰兒會使腦神經發育速度加快,透過按摩接收到外界良性刺激,增加腦神經對外界反應的練習機會。

     《健康2.0》邀請鄭光男、柯宏勳、羅郁祺、婦幼健康聯盟護理主任薛惠珍及阿松介紹「撫觸治療」的神奇療效,透過掌心撫觸產生的幸福賀爾蒙魔力,對許多病症及精神上的壓力帶來偌大的療效,節目中更示範如何正確撫觸達到最有效的治療。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 每週六日晚間9點《健康2.0》!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際間新冠疫苗研發近期屢傳好消息,不過價格便宜、且儲存容易的英國牛津大學研發的疫苗,最新揭露數據卻只有7成的保護作用,被英國媒體用了「失望」來形容。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流感疫苗保護力甚至還不到7成,認為該疫苗仍有預防重症效果「可以接受」。而國內...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所剩不多了!疾管署今(24)日公布,目前公費流感疫苗整體使用率已超過9成2,接種數量已經超過560萬劑,疾管署提醒還沒接種的高風險族群手腳要快了,因為接下來12月1日將恢復50到64歲健康成人可以重新接種,預估又會再現一波「搶打潮」,疾管署預期接種速度...

閱讀詳情 »

世衛組織WHO在台灣時間今天凌晨2點、舉行有關武漢肺炎的媒體簡報,談及疫苗研發進度、效用與分配,而面對記者提問病毒起源與零號病人,WHO突發衛生事件執行主任萊恩表示,零號病人可能不只一人,感染源也可能跨物種。(民視新聞網 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引蔡英文「我們的疏忽」 鍾女家屬要台灣國賠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成年前要是出現缺牙問題,千萬不可等閒視之,勿抱持著「缺一兩顆牙無所謂」的僥倖態度,倘若沒有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或是忽視治療的重要性,嚴重可能造成齒列不整,最後需要花費更多時間才能挽救。 當代牙醫數位植牙中心主任梁嘉元分享,一名高中生因為缺了左下顎第一大臼齒,被父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