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能夠重來,你會想回到什麼時候?相信很多有禿頭困擾的民眾會選擇「有頭髮的時候」,但是電影情節有可能成真嗎?MyHair生髮植鬍診所表示,植髮手術其實就像讓人生重來的技術,如同日本就有一位資深記者,因緣際會下進行了植髮而扭轉人生。 無髮的煩惱 最怕被當成阿公! 日本記者梅橋幸雄,過...
閱讀詳情 »2022年5月2日
母乳餵到6個月後還有營養嗎? 醫師正解在這!副食品也有最佳時機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我的寶寶已經親餵超過6個月了,再想是不是沒營養,要開始改餵配方奶了?因為開始餵副食品的關係,不少新手媽媽都有這樣的疑問,以為6個月後的母乳沒有營養,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張淳翔強調,實際上並不是!坊間認為6個月後母乳沒營養,其實是錯誤的觀念。 事實上...
閱讀詳情 »停經後滴滴答答出血兩年 6旬婦以為「回春了」險釀大問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停經後出血不是「回春」,不能輕忽!門診就有一名年近60歲的女性,近來發現內褲沾染咖啡色分泌物,不好意思就醫,天天墊護墊,一墊就是2年,直到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服用號稱可回春的含荷爾蒙藥品,導致子宮內膜增厚。台中慈濟醫院婦產科醫師黃閔暄直呼,停經後出血不能輕忽,務必檢...
閱讀詳情 »【盧柏文醫師】留意無聲的器官,認識肝癌的檢驗方式
「肝臟是個沈默的器官」,是因為它並沒有類似體表般敏感的神經分佈,若是長了腫瘤不會因為壓迫到周邊組織而造成立即的疼痛與不適。因此肝癌初期大多以一些不特定的表徵作為呈現(上腹部悶悶脹脹的,全身無力,或者是輕微的黃疸上升或食慾不振)。相較腎臟功能下降可藉由血液透析維持排除尿毒素的狀況;心臟衰竭的部分,現...
閱讀詳情 »陳時中曝「未來確診免居隔」 追加劑接種率高就有希望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未來可望免居家隔離!今(2)日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陳時中首度透露,現在政策非清零,而是自己做健康管理。未來將走向「免居隔」,確診者只要自己休息即可返回工作崗位。 未來走向歐美模式 疫苗覆蓋率夠就會考慮 今日是兒童疫苗開打第1天,陳時中表示,未來是否開放莫德...
閱讀詳情 »媒體「政府百元購快篩並拉高售價」 指揮中心:非事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 有關2日有媒體報導,食藥署用100元保證價採購唾液快篩試劑,及政府拉高快篩試劑販售價格等評論,指揮中心駁斥,採購快篩試劑是指揮中心權責而非食藥署,且指揮中心並無採購唾液快篩試劑,目前整備之家用快篩試劑均為鼻腔採檢類型,並依政府採購法或傳染病防治法為之。實名制販售價格...
閱讀詳情 »維護急診醫療量能 指揮中心:無症狀快篩陽性才可PCR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表示,為避免大量民眾前往醫院急診篩檢造成急診壅塞,影響重症醫療量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規劃相關因應措施,請各地方政府及醫療機構配合辦理。 無症狀者 需快篩陽性才可PCR 指揮中心將建請各地方政府依轄區疫情狀況增加開設社區篩檢站,擴大服...
閱讀詳情 »本土+17801!未滿1歲女嬰重症插管 20歲打3劑仍重症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日宣布新增17,801例本土病例,57例境外移入,其中包含29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例死亡。 中重症增加21人 90多歲婦女家中逝世 今日中症增加14人,重症增加7人。今日新增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例男性、2例女性,...
閱讀詳情 »下肢傳統復建痛到哀叫 「機器人」輔助訓練幫大忙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8歲王姓老婦人去年車禍導致骨盆骨折,因患有嚴重骨質疏鬆,傳統復健方式常讓她痛到哀叫連連,經醫療團隊建議採用「下肢行走復健機器人」輔助,幫患者穩定下半身和訓練肌力以及站立,執行一個月後,復原情況漸入佳境。 七旬嬤臥床下肢力不足 傳統復建疼痛難耐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
閱讀詳情 »「臺灣清冠一號」缺貨 醫:科學中藥 防疫茶可協防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本土確診人數不斷攀升,近來諮詢抗病毒藥物的民眾也越來越多,其中,衛福部開放之公、自費申請「臺灣清冠一號」已傳出供不應求。對此,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任戴滋慧提醒,其實清冠一號的處方,也可以透過現行科學中藥調配替代,達到治療的效果,民眾不需過度恐慌。 臺灣清冠一號為...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