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十歲男罹心衰竭 長效左心室輔助器助走出病房返職場、等換心

三十歲男罹心衰竭 長效左心室輔助器助走出病房返職場 等換心

現年30多歲的小陳(化名)長期患有心衰竭卻未積極接受治療,直到某天因急性心衰竭送急診,到院時心臟已停止,由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緊急施行CPR並裝上葉克膜搶救,做了心導管疏通手術後,心臟仍然無法自行運作,於是安排裝設短效型左心室輔助器。然而,由於小陳體內的抗體偏高,半年多仍苦尋不到適合移植的心臟,也仍無法離開病房;經與醫師討論決定接受醫療團隊建議,自費裝設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現在雖還在等待換心機會,但已可踏出病房生活,行動自如、重回職場上班。回診時醫師也發現,小陳不但精神變好、身體更感覺也強壯了一些。

心臟移植機會稀有 心衰竭患者「心」苦等待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醫師表示,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一旦發生時,心臟便無法打出足夠的血液量供應身體需求而導致身體產生不適,這時就會出現「累、喘、腫」三大常見症狀。諶大中主任指出,小陳的狀況屬於嚴重心衰竭,臨床分類為D級,通常到了這個階段,若沒有好好治療,3年的存活率約僅5成,只能等待心臟移植手術來續命,但心臟移植名額極有限,據統計一年約有多達250人等待手術,但最終只有70~80人可順利獲得手術機會,多數患者苦苦等待,生活品質普遍不佳。

諶大中主任分析,過去都認為心衰竭就像是心臟的癌症,多數晚期心衰竭病患在等待心臟移植期間,必須靠左心室輔助器支撐,但舊式左心室輔助器屬於短效型,需在醫院病房內使用,行動較為受限,適合短期使用。

長效左心室輔助器獲健保給付 高安全性/高便利性助患者續命

諶大中主任分享,所幸隨著醫療技術持續發展,除短效型之外也有長效型的左心室輔助器,新一代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目前已獲健保有條件給付,只要符合條件的病患都能申請,提供給晚期心衰竭患者一個新選擇。「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是患者計畫進行心臟移植等待時的連接橋梁,對於年紀較大不適合移植的病患,也可藉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支撐其餘生。」

諶大中主任補充,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的好處除了延長患者存活時間,另一個優點是體積小、大約只有一個拳頭大,能夠全部裝進體內心包腔,體外只留有一條控制的導線,搭配兩個電池就能維持近17小時,病患可以重返工作與社交生活,生活品質與行動力不會受限,「臨床上有些病患在適當的保護下,甚至可以出國旅遊、上班等,擁有不亞於正常人的豐富生活。」諶大中主任說明。

心衰竭不可怕 積極治療勿拖延

諶大中主任說,近幾年心衰竭病患已可透過ECPR(葉克膜+CPR)挽回一命,但對於無法恢復自主心跳的患者,急診時會裝上葉克膜,再搭配短效及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等待後續移植機會,這樣系統性的心衰治療方式,已經是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的治療準則,目前成效十分良好,幫助不少病患重啟「心」人生。

諶大中主任強調,若病患已知罹患心衰竭,而醫師建議須做心臟移植評估時,切莫拖延。應早點決定才能獲得較佳的治療方式,諶大中主任提醒「及早進入心衰竭治療與評估,及早裝置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可讓患者在心臟移植等待期的生活品質較佳,重返職場、社交生活,長期來說預後也會更好。」

【延伸閱讀】

選擇醫美療程先等等 醫美顧問:肌膚檢測再決定

多發性骨髓瘤復發別怕 復發積極治療效果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很多女性都有經痛的困擾,但是卻往往會隱忍,而沒有就醫;不過,經痛有可能是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導致!婦產科醫師提醒,子宮內膜異位症會造成不孕,若是有經痛問題,最好是能就醫檢查。 巧克力囊腫、子宮肌腺症都屬子宮內膜異位 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婦產科醫師郭怡廷表示,子宮內膜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中秋佳節來了,國人有吃烤肉、月餅的過節習俗,但不少人擔心美食下肚,月圓人更圓!營養師王琇稜分享烤肉4妙招,包括食材先蒸煮、不吃加工品、肉類挑低脂,以及多吃蔬果,健康吃烤肉又不怕肥。 3大中秋增肥美食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科營養師王琇稜指出,中秋佳節將屆,自然少不了烤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婦人到國外旅行,出現牙齦發炎腫大的問題,整個行程都因此而搞得很不舒服;回國後進一步就醫,才知道原來她平常在家有服用維他命C的習慣,但是出國時忘了帶維他命C,沒想到一旦沒有吃,就會出現維他命C戒斷症狀,因為過於缺乏,導致牙齦出血腫大。 維他命C一天只要100毫克就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基改食物在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甚至連新生兒所喝的嬰兒配方奶粉、小孩常吃的零嘴及零食,都可能含有基因改造(簡稱基改)食材。長庚紀念醫院林口醫學中心臨床毒物科助理教授林中英博士指出,有研究顯示,基改食物可能引發嬰幼兒、小孩過敏,台灣不少嬰兒配方奶、營養品含基改玉米製作而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