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三叉神經痛害他損失2顆牙、挨4次刀 醫用「細針入腦」阻斷痛覺

▲三叉神經痛的那種痛,常被病人形容是「痛不欲生」。(照/長庚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三叉神經痛找上門,對很多人都是惡夢一場!今年58歲的鄭先生,十年來就因為三叉神經痛吃了不少苦頭,不但一開始誤認為牙痛而拔掉2顆牙,還做過2次開腦微血管減壓術及2次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疼痛卻依舊如影隨形,最後醫師將一根細針準確放置到腦內的三叉神經節予以燒灼治療,這才見效。

三叉神經顧名思義有3個分支,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楊仁宗表示,分別掌管臉部上、中、下的感覺,造成三叉神經痛的原因,目前認為是三叉神經在進入腦幹的區域受到血管壓迫,因而產生神經傳導短路現象。

臨床觀察,三叉神經痛病人常因為「臉部」或「牙齒疼痛」症狀,先跑到牙科就診,治療無效之後,再一路輾轉到神經內、外科接受治療,過程往往飽受折磨。以鄭先生為例,發作嚴重時,曾自行狂灌高梁酒想止痛,從300cc一口灌下到最後喝一瓶仍不見效。

楊仁宗說,任何疼痛都是依序由神經末梢、感覺神經、神經節、脊髓神經至腦部感覺區所產生的不舒服感覺,如果能夠在傳導路徑中,找到一個關鍵位置來做神經阻斷術,治療疼痛就容易且有效多了。

嘉義長庚醫院就創新結合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影像及導航系統定位技術,有如行車導航系統一般,可以精準快速的找出神經節。目前已累計包括台灣、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國內外800多例案例,有94%的病人在治療後,疼痛情形獲得滿意改善。

楊仁宗指出,這項技術可在病人局部麻醉下,由醫師將一根細針準確的通過顱底橢圓小孔,放置到腦內的三叉神經節,再予以「射頻燒灼治療」,時間僅需數分鐘,且無傷口產生,治療結束後病人即可返家,恢復正常活動,是一種低侵犯性但有效的治療方式。

醫師提醒,三叉神經痛好發於50歲以上的族群,屬於一種嚴重的面部疼痛,發作前常沒有預兆,但一觸摸臉部、風吹、咀嚼、說話或刷牙,就會引發像電擊一樣的疼痛,目前治療首重藥物控制,以抗癲癇用藥最有效,但當藥物治療無效,或長期使用藥物產生暈眩、肝功能受損等副作用時,就需考慮外科介入。

照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器官捐贈數量創歷史新高! 「眼角膜」大幅成長最多

登機檢疫1武漢肺炎疑似病例! 長住武漢男童返台發燒被後送隔離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文/陳潔、柯皓翔 肺炎風暴吹亂了時代的面貌:新興傳染病的威脅下,空前的全球大封鎖,人們被「禁足」,飛機停了、車子少了,工廠停工........,人們被迫改變生活方式,生命與生計陷入雙重危機。然而,宛如末世的暗夜之中,卻乍現微光,人類「自我節制」的社交和經濟活動,讓世界有了喘息,意外帶來正面效應;國際...

閱讀詳情 »

天然的另類療法 這個能治好乾癬的天然另類療法,建立在簡單的雙重前提上: 清除堆積在體內的毒素。 避免攝取有毒食物。 我可以毫不保留地保證,只要這兩個程序啟動,身體的再生便開始進行了,新的皮膚會開始形成,取代舊的。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凱西/帕加諾對治方案 或許讀者們會覺得我的聲明相...

閱讀詳情 »

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0)日記者會上公布一起機組員群聚感染武肺案件,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其中一案有症狀還值勤且未全程配戴口罩。長榮航空回應,為確保一線人員健康,已要求上、下午各測量一次體溫並回報,且如有體溫異常或是身體不適,均會予以關懷並暫停勤務。長榮強調,如果違反規定未戴口罩,經公司查證屬實一定嚴加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膀胱漲尿、疼痛的感覺,怎麼樣也甩不掉嗎?當心是間質性膀胱炎在作怪。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提醒,包括了疼痛、腫脹等不舒服的感覺在內,只要這類與膀胱相關聯的不愉快感覺,合併有頻尿、急尿、夜尿等下泌尿道症狀,超過6周,尤其在漲尿時比較明顯,排尿後疼痛就解除的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