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歲男童突然大哭...媽媽才發現他的小弟弟在流血!緊急送醫縫七針,嚴重下場只因他做了這件事!

小野,是個3歲的小男孩,最近他很受傷,而這個傷害來的很突然,元兇居然是他穿的拉鏈褲。小野在小便時,因為拉拉鏈不小心,他的「小雞雞」被卡住了,因此還被送到溫醫大附二院,縫了7針。
三歲男童突然大哭...媽媽才發現他的小弟弟在流血!緊急送醫縫七針,嚴重下場只因他做了這件事!

不少男寶寶也曾和小野一樣,因為穿了拉鏈褲而讓「小雞雞」受傷,醫生提醒,其實拉鏈褲很危險。此外,除了拉鏈褲外,還有些不經意的傷害,可能會傷害男寶寶的小雞雞,爸媽一定要注意了。

三歲男童突然大哭...媽媽才發現他的小弟弟在流血!緊急送醫縫七針,嚴重下場只因他做了這件事!

小寶寶拉拉鏈,小雞雞拉破了

小野,今年3歲,最近剛學會自己解小便。為了鍛鍊小野的自理能力,小野媽媽都讓他自己去「拉噓噓」。之前,小野都能獨立完成,但是沒想到,他居然還是出了事。

當天,小野穿了一條拉鏈褲,「拉噓噓」時需要自己拉拉鏈。當時,小野剛拉完尿尿,要穿上褲子,提好褲子後,他就往上拉了拉鏈。沒想到這一拉,拉鏈齒輪把「小雞雞」卡住了,小野一下子「哇」的大哭了起來。小野媽媽發現後,馬上跑來查看,發現小野的「小雞雞」被死死卡住,壓根拿不出來,而且還流了血。嚇壞了的小野媽媽馬上把他送到附二醫急診。

據接診的主治醫生小兒外科主任李醫生說,當時小野的小雞雞整個皮都破了,情況挺嚴重的,之後被縫了7針。

三歲男童突然大哭...媽媽才發現他的小弟弟在流血!緊急送醫縫七針,嚴重下場只因他做了這件事!

傷害「小雞雞」,「元兇」還有誰?

據附二醫小兒外科主任李醫生說,因為小男孩穿拉鏈褲,而讓小雞雞受傷的病例時有發生,有的是因為拉得太重,有的是因為拉的時候沒注意,造成「小雞雞」被卡在拉鏈裡,怎麼也拿出不來,導致包皮破損,需要縫針才可癒合。

此外,除了拉鏈褲外,生活中還有不少元兇會傷害小男孩的小雞雞。

1、馬桶蓋馬桶蓋一翻,壓傷「小雞雞」

李醫生說,生活中,有些潛在的不經意的危險,都會傷害小男孩的「小雞雞」。此前,附二醫接診一個4歲男孩,他的「小雞雞」居然是被馬桶蓋壓傷的。該小男孩已經學會自己解小便,因為身高原因,「小雞雞」的高度剛好與抽水馬桶坐墊高度不相上下。結果,當小男孩在「拉噓噓」時,馬桶蓋湊巧翻下來,把他的「小雞雞」壓傷了,包皮破了,被縫針處理。

2、開襠褲穿開襠褲,小狗咬「小雞雞」

除了被壓傷外,有男寶寶的「小雞雞」甚至遭遇被咬。小希,是個一歲多男寶寶,他剛學會走路,為瞭解小便方便,媽媽都讓他穿著開襠褲,結果因為褲襠開得太大,他的「小雞雞」被小狗咬了。當時,小希正和小狗一起玩,結果小狗一發怒,把他的「小雞雞」咬了,小希流了很多血,一直哇哇大哭。之後,他被立即送往醫院。李醫生說,當時「小雞雞」都有點被咬斷了,他們馬上給小希做了手術。

此外,有的小男生之間因玩遊戲,產生衝突互踢「小雞雞」,而導致踢傷流血的事件也偶有發生。還有極個別缺乏看護的兒童,「小雞雞」曾被開水燙傷、被尖銳物碰傷等。

拉鏈褲很危險,3~8歲男孩要注意

李醫生說,「小雞雞」受傷一般發生在3~8歲的小男孩,尤其是一些剛學會自己解小便的男孩,他們因還不太擅長穿褲子,尤其是拉鏈褲,而導致「小雞雞」受傷。

李醫生介紹,「小雞雞」受傷一般是外傷,需要縫針處理,一般要一週到半個月才能癒合,但有的情況嚴重的,需要做手術。一般情況下,外傷不會傷害到男孩的性發育等,但如果受傷嚴重,則會影響性發育。

那麼,如何防止這類情況發生,李醫生建議,對於剛學會解小便的男孩,父母要加強照看,而且3~8歲的男孩最好不要穿拉鏈褲,紐扣褲比較好;如果一旦發生意外,要及時送醫。

爸媽請注意,男寶寶最怕這幾種褲子!

李醫生介紹,不少小雞雞受傷都是因為拉鏈褲,拉鏈褲是一大元兇。此外,為了保護小雞雞,李醫生建議,還有幾種褲子,小男孩也不要穿。

化纖布的貼身褲子

因為合成纖維吸水性較差,出汗後汗水留在皮膚上,微生物容易繁殖,幼兒皮膚嬌嫩,可因此而誘發皮膚過敏和濕疹,而且合成纖維對孩子的皮膚刺激性較大。

喇叭褲和健美褲

喇叭褲大腿處特別瘦窄,緊裹在肢體上,會使下肢血液循環不暢,從而影響幼兒生長發育。此外,又長又寬的褲腿不利於孩子活動,行走時更不安全。

健美褲褲檔比較短,臀圍小,陰部不易透氣,褲襠與外陰部磨擦增多,容易引起局部溫疹或皮炎;孩子處於生長發育旺盛階段,健美褲緊緊束縛腹部和下肢,也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褲襠太短的褲子

穿褲襠太短的褲子,孩子穿著不舒服,而且褲襠反覆磨擦外生殖器,容易發生瘙癢、不適。

不宜穿開襠褲

穿開襠褲的孩子,很容易與髒東西接觸,而引發感染,而且開襠褲的檔口開得太大,一旦寶寶摔倒時,可能會導致外傷,甚至出現被狗咬的情況。

三歲男童突然大哭...媽媽才發現他的小弟弟在流血!緊急送醫縫七針,嚴重下場只因他做了這件事!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癌患化療出現副作用 中醫調理有效舒緩一名67歲陳姓男子,罹患C型肝炎將近20年,雖保持正常作息,也未有抽菸喝酒等壞習慣,卻在某次健檢時發現肝硬化,肝左葉出現三顆腫瘤,最大約4.9公分,確診為肝癌第二期,經栓塞和放射治療後,加上配合使用蕾莎瓦,卻出現疲倦、頭暈、腹瀉等副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3歲以上幼兒盡量不要再吸奶嘴、吸手指。三軍總醫院齒顎矯正科、兒童牙科主任李忠興表示,嬰幼兒難免吸奶嘴、吸手指,但如果3歲以上還常常吸奶嘴、吸手指,長時間下來,牙齒排列就會混亂,且顎骨發育也會受影響,甚至可能造成小下巴問題,因此建議小孩3歲以上就盡量不要再吸奶嘴、吸手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東南亞登革熱飆 兩起志工團群聚感染國內出現兩起志工團的登革熱境外群聚感染事件,分別為菲律賓及緬甸;疾管署表示,東南亞地區登革熱疫情持續升溫,尤其正值暑假旅遊旺季,要前往東南亞等地區的民眾得多注意,務必做好防蚊措施,若返國入境出現疑似發燒等症狀,應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預防注射門診時,常有媽媽緊張的問:「打這個針會不會發燒」?「若發燒怎麼辦?是不是要吃退燒藥?」。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郭香蘭主任表示,若小孩曾發生過熱性痙攣時,腋溫超過37℃或肛溫(耳溫)超過38.8℃時,應立即給予肛門栓劑退燒並儘速就醫,在送醫途中需注意孩童意識狀況及保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