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高好傷腎! 護腎從「四低三動」開始

三高好傷腎! 護腎從「四低三動」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近年來由於「三高」人口增加,使得台灣成為全球慢性腎臟病和洗腎人口最密集的國家,同時末期腎臟病盛行率也高居全球第一名!想要降低腎臟疾病發生的機率,腎臟內科醫師及營養師呼籲,民眾只要遵循「四低三動」的護腎健康步驟,就能避免慢性腎臟病的情況發生。

糖尿病為腎臟病高危險群 控糖預防腎損傷

大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陳孟財醫師表示,高血糖、高血壓、高膽固醇、高齡、肥胖、心血管疾病都會引起慢性腎臟病,長期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品或保健食品也會導致;其中,糖尿病是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危險因子,約 1/3 的糖尿病患者容易發展為腎衰竭,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查腎功能,並且穩定控制血糖,才是預防或減緩腎臟損傷的最佳方法。

陳孟財醫師也提到,若糖尿病友不善加預防,則可能會導致貧血、骨骼的鈣、磷平衡失調,產生心血管、營養不良等問題,最終演變成末期腎臟病,未來更可能面臨洗腎、腎臟移植,甚至死亡的狀況。

遵守「四低三動」原則 護腎好easy

大千綜合醫院溫昭銘營養師呼籲,在飲食方面可以遵從「四低」原則,選擇低糖、低鈉、低磷、低油等食物,以及酌量使用調味料、少吃加工食品、適量攝取蛋白質,並保持多喝水,不憋尿的習慣來保健腎臟;除此之外,陳孟財醫師建議,在運動方面則可搭配「三動」原則;每週5天以上,每次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每週2-3天,針對8-10個大肌肉群訓練,重複10-15次的重量訓練;以及每週≧2天,針對主要肌肉部位伸展,每個動作維持10-30秒,重複3-4次的伸展運動。

定期監測腎功能 免於終身洗腎危機

溫昭銘營養師提醒,想要擁有健康好「腎」活,除了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外,維持規律運動好習慣,才能延緩腎功能下降的速度;另外,還要記得定期監測腎臟功能,才能遠離腎臟病危險因子,避免末期腎臟病和洗腎的命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3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胃痛、胃潰瘍,這是許多上班族都有的困擾,腸胃科臨床發現,90%的十二指腸潰瘍及70%的胃潰瘍患者都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以致於症狀反覆發作。腸胃科醫師建議,進食時應細嚼慢嚥,保持三餐規律,不吃消夜,保持愉悅心情。振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陳鴻運指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情緒不穩定、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馬羿縉編輯)您或您的家人曾有心律不整的症狀嗎?您知道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是心律不整嗎?依疾病盛行率調查約有2%的民眾曾發生過心房顫動,全台約有23萬人因為心房顫動容易中風。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為讓民眾更加了解心房顫動,以及其可能引起的相關疾病,特地舉辦衛教講座說明正確觀念與治療新知。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根據統計,有26%的人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高危險群,20%出現打呼、疲倦等相關症狀,但多數人只覺得白天疲倦,卻沒察覺夜間會發生這些症狀,更不會知道自己是睡眠呼吸止中症患者,因此僅約10分之1的人(2-9%)接受治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區林森中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建東表示,打呼、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87歲老翁一天早晨在公園裡做運動,覺得有不明物跑進左眼,但他以為過一下就會緩解,不以為意,不料症狀愈發嚴重,眼睛開始腫痛、嚴重發紅、視力模糊,並出現許多分泌物,於是前往眼科檢查,結果竟在左眼外側發現一隻死亡的果蠅,並已被眼睛的黏液層層包裹住。醫師將果蠅取出後,老先生症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