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高婦人狂用手機 眼睛出現陰影竟是玻璃體病變

三高婦人狂用手機 眼睛出現陰影竟是玻璃體病變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的年輕女士,因長時間使用手機追劇、滑手機,導致左眼眼前內側突然發生一塊陰影,而且不僅看東西緊緊跟隨,還感到看東西有浮浮的感覺,因擔心是黃斑部病變,因此就醫檢查。經過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左眼急性玻璃體玻璃合併部分纖維化後膜粘連在黃斑部外側,才使患者視物時感到眼前有陰影擋住,所幸黃斑部並未被拉扯,才未使症狀加劇。

玻璃體隨年紀退化 用眼過度產生混濁物

首先需注意的是,玻璃體會跟隨年齡退化,漸漸導致剝離;玻璃體在人體眼球內部,有如洋菜凍般的膠狀物質佔了4/5的體積。會隨著年齡與用眼情況逐漸退化。這時膠狀物會開始液化,同時原來的纖維物質變性,產生混濁物質,漂浮在玻璃體膜內。當眼睛注視白色背景物時,這些混濁物會飄忽不定,稱為飛蚊症。若持續液化,當緊貼在網膜的玻璃體後膜受到的支撐變弱時,就會逐漸脫離網膜縮到網膜中央,導致玻璃體剝離(簡稱PVD)。

飛蚊症、閉眼仍見光芒 應盡速就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眼科主治醫師黃哲宏說明,後玻璃體剝離只是玻璃體退化的一個階段。大部分不會影響視力,但也無法復原。有些患者會注意到,視野外側會出現單一像蚊子飛舞的橢圓形黑影,這主要因原本圍繞視神經盤的纖維化玻璃體後膜剝離所致。眼科網膜檢查,可以找到此魏氏環(Weiss ring)來確診。因此,有相關症狀別輕忽,應儘快就醫。

此外,若玻璃體後膜與週邊網膜有粘連,後玻璃體膜會牽動網膜,產生機械性拉扯刺激,而產生閃電一般的光芒,就形成光視症,連閉眼也看的到亮光。但若玻璃體後膜與網膜牽引太強,恐導致視網膜裂孔或玻璃體出血,甚至合併網膜剝離,就會合併視力與視野的變化。

黃哲宏最後提醒,後玻璃體剝離雖大部份無關緊要,但若併發粘連牽引時,恐引發網膜裂孔剝離、玻璃體出血等併發症。因此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應儘快就醫檢查,避免症狀加劇。



【延伸閱讀】

避開乾眼症「上班族警戒區」 還我清澈雙眸,拒絕成為糊矇族!

聽不太清楚? 耳鼻喉科醫師授助聽器挑選重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北市居家檢疫者「陳冊」,3月21日從北京入境後4天都未回家,終於在警方稽查下找到人,北市府重罰1百萬元,然而「陳冊」不是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全台共有229位居家檢疫者違反隔離規定,合計開罰1,866萬元。同時指揮中心強調,100人以上室內活動與500人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台灣確認新增19例新冠肺炎(COVID-19)案例,全數都是境外移入,當中有4例與日前公布第151例在英國就讀同學校,顯示該校可能有群聚事件。另外,外傳國航空服員感染,指揮中心對外呼籲,民眾不需要恐慌,如果有接觸風險會立即通知。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人類的指甲和眼睛、舌頭、皮膚一樣,會隨著身體健康狀況和年齡,呈現出不同的外觀,透過這些外在部分的望診,或多或少都能看出身體的健康狀況。健康的指甲應該長什麼樣子呢?中醫師辛重毅表示,一般來說,正常的指甲應該是透明無色,且顯現出健康甲床的粉紅色,由於指甲本身是透明的,而平常所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補償金已經在3月23日開始受理,因政府要求須要隔離與檢疫者,1日給予1,000元補償,但隔離期間有領薪民眾,不具申請資格,並且隔離日在周六與周日,也不會給予隔離補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雖然各地方政府都有受理櫃台,但鼓勵在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