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上吐、下瀉「諾羅病毒」發威! 照護指南有這八點

上吐 下瀉「諾羅病毒」發威! 照護指南有這八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這個冬季以來,諾羅病毒大發威,不但讓兒科急性腸胃炎的病童人數明顯飆增,更造成許多景點引起群體感染事件。諾羅病毒具有高度傳染力,經常是一人中鏢,便引起全家感染的現象,甚至可能因受感染者的活動範圍而引起社區流行,特別是人口密集的地方,例如校園、安親班、觀光區、飯店等人多的地方。
一年四季皆有案例 感染潛伏期為24~48小時
彰基兒童醫院護理師黃雪芬指出,諾羅病毒是經由糞口、接觸傳染,吃到受諾羅病毒感染的食物、水,或是接觸含病毒的嘔吐物、排泄物、物體表面遺留的病毒,都是傳染途徑。諾羅病毒感染一年四季皆有案例出現,特別是在冬季,所有年齡層均可能被感染,一般感染潛伏期為24~48小時,傳染力強,只需少數病毒量即可感染,急性腹瀉停止後48小時仍具有傳染力,甚至有人在2週內都有傳染力,同樣要預防感染。
嘔吐、腹瀉等症狀 兒童病程長當心併發症
嬰幼兒、免疫功能不全及老人一旦感染,可能引起電解質平衡及脫水現象,所以這類族群患者應特別加強預防感染。諾羅病毒感染的腸胃炎症狀以嘔吐為主,其他為腹瀉、腹痛、發燒、呼吸道症狀、肌肉酸痛、倦怠、頭痛等症狀。大人通常症狀輕微,病程較短,約1~3天;兒童病程較長,約3~5天。大部份會逐漸痊癒,少數人會造成電解質不平衡、脫水現象,嚴重甚至引起抽筋、死亡。其中幼童可能因嚴重嘔吐,合併脫水及高燒,則需要住院治療。
嘔吐期間照護指南 三項建議需小心留意
1.嚴重嘔吐時,醫師可能會建議先禁食2~4小時,狀況較穩定時,可給予清流飲食,再以溫和飲食慢慢增加進食
2.流質飲食:指完全無渣,不會產氣或刺激消化道蠕動的飲食,例如:無油脂的清湯、米湯、過濾果汁、電解質水,此類飲食無法提供營養,不可連續使用超過48小時
3.觀察嘔吐次數、量,注意有無脫水現象
腹瀉期間照護方針 這五大點不可不知
1.
建議可採低渣飲食,使腸道獲得適當的休息,例如:白米飯、白吐司、白麵條、蒸蛋、嫩葉菜、過濾果汁
2.避免刺激性、油膩、甜食、產氣的食物
3.若是嬰兒,輕微腹瀉可將牛奶濃度調稀;若持續水瀉,醫師可能會建議改無乳糖配方奶粉,使用至糞便恢復正常避免脫水
4.可以補充適量口服電解質液,注意是否有脫水現象
5.觀察排便次數、糞便型態

【延伸閱讀】

虛弱、營養失衡、照顧問題多 補充「這些營養」超重要

放任血糖飆高不忌口 男子頭暈脫水險失明

寒假+年假 慎防「網路遊戲障礙症」上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8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在全球持續延燒,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疫苗研發工作自是刻不容緩。今(109)年7月1日,國衛院由原先推動的四大疫苗開發平台選定DNA疫苗作為開發主軸,經過嚴謹的動物試驗後,取得了重大進展。四大疫苗開發平台 DNA最具潛力疫情爆發初期,國衛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70多歲的腦中風男性病患,在藥物控制穩定之後,為了預防再次的腦中風,醫師便會診心臟血管內科醫師,但經血管攝影發現兩側頸動脈血流入口處都嚴重鈣化,而且狹窄程度都高達90%以上,導致腦部血流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所幸及早發現,及時接受頸動脈支架置放術,經置放頸動脈支架,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107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7項與肥胖有關,肥胖都是最重要危險因子。雙和醫院副院長張丞圭提醒,臨床發現,男性普遍存在「體重過重」、「腹部肥胖」、「代謝症候群」的情況,這也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若今年冬季COVID-19疫情與流感同時夾攻,人類該如何因應﹖預防流感最佳方法是接種疫苗,但疫苗通常只針對單一亞型,不同亞型之間沒有免疫交叉性,一旦病毒突變,或者病毒株預測錯誤,當年趕製的疫苗就會失去預期保護力。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士領導的基因體研究中心團隊研發出「單醣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