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上腹痛查不出病因 這個檢查揪出膽囊炎病灶

上腹痛查不出病因 這個檢查揪出膽囊炎病灶

【NOW健康 馬姍妤/台中報導】台中1名50歲的趙女士因連日上腹痛,先至診所看診2至3次都不見效果,也沒出現發燒、黃疸等症狀,於是改赴醫院於門診透過「重點照護式超音波」(Point-of-care ultrasound)檢查,確診為典型急性膽石性膽囊炎,當下轉急診並會診外科緊急開刀,才免於因膽囊破裂引發腹膜炎及敗血症等後患。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曾晟恩表示,膽囊炎的典型症狀為右上腹壓痛,痛覺可能延伸至背部或右肩膀,也會出現噁心、想吐及發燒等症狀,若膽結石阻塞總膽管,還可能引發黃疸,但因趙女士的症狀不典型,僅以陣陣腹痛表現,故多次赴診所檢查仍無法揪出病因。

 

所幸於透過「重點照護式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膽囊壁增厚水腫、膽囊腫大、膽沙阻塞等情形,及時揪出病灶,才順利化解危機。曾晟恩指出,急性膽囊炎可分為「膽石性膽囊炎」和「無膽石性膽囊炎」,前者多為膽結石阻塞膽管,使膽汁無法順利流入腸道,積於膽囊內進而引起發炎;後者好發於接受手術時,長時間麻醉和禁食過久,或常發生於有敗血症的患者。

 

曾晟恩說明,以往在診斷急性膽囊炎前,臨床上會先觸診、抽血,視病人當下反應和抽血報告再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診察時間較久,往往延誤黃金治療時機,現在透過門診「重點照護式超音波」檢查,可立刻替急性膽囊炎患者診斷病灶,具即時性、方便性、非侵入性等特點,也能減少患者檢查時的風險與不適。

 

不過曾晟恩補充,檢查過程中,因為骨骼、脂肪、空氣無法傳遞超音波,會使超音波強度衰減,因此患有腸脹氣、肥胖的患者,本身的深層器官會因組織隔絕,恐不易看清楚,此為超音波檢查的限制。

 

最後醫師提醒,膽囊炎經常反覆發作,且尚無藥物能有效溶解膽結石,故當確診為急性膽囊炎時,通常需透過膽囊切除手術才能有效治療,術後並不會影響消化功能,膽汁會直接由肝臟進入腸道進行消化作用,人體也會逐漸適應,日常飲食上應低油低脂,才能減少腸胃負擔。

 

上腹痛查不出病因 這個檢查揪出膽囊炎病灶

▲檢查發現,患者膽囊壁增厚水腫、膽囊腫大、膽沙阻塞等情形,及時揪出病灶。(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春節假期進入尾聲,不過,本土疫情延燒,令人擔憂,今(5)日增40例本土確診個案,桃園就占了30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除了桃園日翊物流群聚事件,高雄防疫旅館群聚案也值得注意,目前高雄3家旅館正在疫調中,「看來這兩案件是目前需要注意的。」 ▲桃園新增的30例個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大家對於肉毒桿菌素都不陌生,打一針就能除皺變美,保持年輕的狀態。但關於肉毒桿菌素,大家對他的認識究竟有多少呢?本篇《醫美時尚》邀請資深整形外科與皮膚科醫師,為大家揭開肉毒不為人知的秘密!你知道嗎?其實肉毒桿菌素是一種毒素肉毒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容易在壞掉、腐敗且厭氧的環境中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自嬰幼兒滿四個月大,家長可以開始給予副食品,最慢六個月也要開始。事實上,除了營養需求之外,大部分的嬰幼兒在四個月大時,神經發展也準備好進食固體食物,此時頭頸部肌肉已經發育成熟,在協助下可以坐起,這個階段可以餵食泥狀食物,尤其是全母乳哺餵者,副食品可以提供額外的鐵質來源,並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放不下過去、心想著未來,卻錯過了當下的自己。」在這個海量且快速的資訊世界,每天接受訊息占了生活一半以上的時間,在工作上須應付突發事件,上班總是繃緊著神經,下班會想著上班所做的事,內心放鬆的空間,離我們漸行漸遠,睡眠也是眾人所面臨的問題,難入眠、多夢、睡眠時間不足等,多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