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下背痛不再亂槍打鳥 有這些方法可治療

下背痛不再亂槍打鳥 有這些方法可治療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

下背痛和坐骨神經痛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引起的原因很多,挫傷、扭傷、長期姿勢不良、工作或運動傷害、脊椎狹窄或脫位、脊椎手術後發生的神經痛、神經傷害或是神經發炎、水腫所引起的神經病變性疼痛都是可能造成下背痛的原因。
勿自己當醫生長期服用止痛藥

絕大多數的下背痛無法找到或確認病源,只能臆測這些下背痛是因為物理傷害所導致,然而治療必需先找出根本原因,再加以對症下藥,勿長期服用止痛藥物,很容易傷胃或是傷害肝腎功能。如遇到下背痛還是請專業醫師處理。

三種介入性疼痛處置

除了藥物以及手術治療之外,還有三種介入性疼痛處置,能夠幫助為慢性下背痛所苦的病患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

1.增生注射療法:

經由增生的藥物注射在慢性疼痛部位。藉由增生注射藥物刺激自體免疫產生輕微的發炎反應,藉此促進血液循環、啟動身體的成長反應、達成自我修復的能力。約有60~90%的患者有顯著改善。增生注射療法需由專業醫師在X光儀器下執行藥物注射,所以必須在手術室執行增生藥物注射,注射後休息30分鐘便可返家。

2.神經根阻斷術:

將局部麻醉劑加上類固醇利用X光儀器輔助的影像導引,注射於疼痛部位的神經根源、藉以阻斷或減緩疼痛刺激及發炎反應並促進周遭血液循環,藉以發揮麻醉神經及抑制發炎的作用,進而得到疼痛的立即緩解及疼痛部位的直接治療。尤其是併用類固醇注射的方式,直接注射於病灶附近,其消炎止痛的治療作用最強。

3.高頻熱凝療法:

將病灶部位關節的支配神經阻斷,達到止痛目的,避免長期吃藥所引起的副作用,為下背痛患者提供安全又有效的選擇方法之一,甚至有六成以上的患者,可以有90%的症狀緩解。高頻熱凝療法須經由專業醫師在X光引導下在手術室進行。治療結束後休息30分鐘即可返家,注射部位可能有2~3天的脹痛不適,可依醫師處方口服止痛藥減輕脹痛。

專一性的介入性疼痛處置 治療提升療效

專一性的介入性疼痛處置,讓醫師與病患不再處於全身性給藥的亂槍打鳥混亂中,可使患者減輕因慢性疼痛造成的困擾,並因介入性疼痛處置的治療效果十分顯著,提升醫療的滿意度。需注意的是,介入性疼痛處置方式需經訓練純熟的專科醫師執行,同時施行過程常需藉由各式影像導引,例如:X 光、超音波儀器等,才能達到精準有效能,所以病患選擇醫療院所或醫師要注意。(文章來源/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劉昌幟、新竹國泰綜合醫院開刀房專科護理師 柏瑞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4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via toutiao 老話說得好,屁股大好生養。所以中國古代欣賞的是豐乳肥臀(能生會養)。現代女性以瘦為美,很多人都追求模特類型的骨感美,一些老輩人常常發愁的問我:你說,我兒媳婦只有80多斤,瘦的像竹竿,骨盆那麼小,以後,怎麼生孩子呀?   ...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ttufo) 很難想像,世界上竟有5歲7個月又21天大的媽媽,但醫學史上有記載的「小媽媽」琳娜‧梅迪納1939年的母親節當天剖腹產下一個2700公克的男嬰,當時她真的還不滿6歲,甚至還有她懷孕的照片流傳下來。 這名秘魯小女孩八個月大時即初經來潮,她始終不肯透露孩子的父親是誰。 琳娜1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吃的益生菌有效嗎?坊間有許多益生菌產品,主打進促腸道健康、改善便祕;但有些人天天吃卻沒有效果,可能是吃錯了!國內研究發現,高達9成的益生菌會被胃酸殺死,而納豆菌可抵抗強酸,通過胃酸、直達腸道,才能真正發揮功效。 益生菌有許多種類,如乳酸菌、比菲德氏菌、酵母菌、納豆菌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清華大學開發「球面型人工視網膜晶片系統」,突破目前的解析度瓶頸,創造出達4千畫素的高解析度,可讓失明患者重見光明,並奪得2015台北生技獎技轉合作獎銀獎。 清華大學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教授范龍生帶領研發團隊,開發球面型具影像功能的人工視網膜晶片系統,把感光的影像晶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