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下背痛該怎麼辦? 物理治療師解析常見三問題

下背痛該怎麼辦? 物理治療師解析常見三問題

很多人都有腰痛、下背痛的困擾,即使看了很多次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整脊師,但醫師也只有開肌肉鬆弛劑,或是在物理治療師與整脊醫師處置後改善,但過沒多久又開始痛,好像永遠無法痊癒。物理治療師鄭宇劭表示,其實高達九成下背痛的患者找不出特定原因,多半與日常生活習慣、年齡、肌力不足有關。

腰痛就是下背痛 肌肉骨骼、慢性病、癌症

下背痛其實就是腰痛。民眾喜歡稱為腰痛,但醫療人員偏好稱為下背痛(Low back pain),但其實這兩者意思相同。下背痛的原因非常多,且較難快速找出成因,也有研究顯示,高達九成患者找不出特定原因,鄭宇劭分享三個常見導致腰痛的原因:

1.肌肉骨骼問題,如肌肉拉傷、關節炎、椎間盤突出、腰椎滑脫、坐骨神經痛等。

2.慢性健康狀況,僵直性脊椎炎、風濕性關節炎、感染等。

3.其他嚴重疾病,如腫瘤壓迫。

八成的人都曾下背痛 保持活動較快恢復

根據健保資料庫顯示,下背痛的年盛行率達15%-45%,70%-85%的人在一生中曾有下背痛的困擾。但鄭宇劭強調,大部分的人經歷下背痛後,如果能保持活動,研究顯示很快都能恢復。在臨床經驗中,最常被問到的三個問題,一次整理回答給大家參考:

Q1.多久會好?

如果是急性下背痛,鄭宇劭表示,臨床經驗中3-7天大多數的人就會好轉。在台灣就醫便利,如果擔心腰部的疼痛是否與結構或其他嚴重疾病(如:癌症)有關,可以尋找骨科或復健科醫師診斷。如果疼痛持續三個月以上,稱為慢性疼痛,除了上述專科外,也可以求助於疼痛科門診。

Q2.可以做什麼?

1.保持活動:大量證據顯示,保持活動可以恢復得更快,並且避免演變成慢性疼痛。但是鄭宇劭提醒,如果是運動員,請把訓練強度與訓練量降低。一般人的話,盡量維持現狀,不要因此不敢動彈。若想要進行運動,建議從事低衝擊性運動,如:走路、腳踏車、游泳,或是阻力/肌力訓練,也可以從事靈活度訓練,如:太極、皮拉提斯、瑜伽,都會很有幫助。

2.保持正面:在經歷過背痛後,許多人會因為沮喪或害怕,最後導致慢性疼痛或失能。

3.緩解疼痛:正確服用醫師開立的止痛藥物幫助緩解疼痛,或運用冷敷、熱敷,也可以尋求物理治療師協助。

Q3.彎腰會受傷嗎?

彎腰不會讓下背受傷。不過彎腰如果使疼痛加劇,請先不要做這個動作。但是不代表一輩子不能彎腰,脊椎的設計本來就可以做彎曲的動作,鄭宇劭強調,不是彎腰導致受傷的。

同時他也給予容易下背痛的患者一些建議,若能盡量達到,也可以遠離惱人的疼痛。

1.保持良好姿勢

2.避免久坐

3.戒菸

4.保持飲食健康

5.睡眠品質

6.減輕壓力

7.學習提重物技巧

8.尋找物理治療師處理疼痛


【延伸閱讀】

晚期腸癌治療新選擇:生物相似性藥

產婦生產遇疫情 醫:入院多重檢測不心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5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讓身障媽媽擁有懷孕足夠的準備相關資訊,身心障礙聯盟集結來自政府、醫界、身心障礙者的建議,並與「健談網」聯名合作,出版國內第一本《身心障礙者懷孕手冊》,以身障者為主體提供懷孕資訊需知,不僅緩解身障媽媽與家人的焦慮,也能提供有計劃為人父母的身心障礙者一個指引建議,也讓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46歲的謝小姐,有記憶開始,左側鼠蹊部就常鼓脹不舒服,長輩說是「墜腸」,因聽說疝氣可能自然痊癒,就沒再積極處理。成年後卻常因疝氣卡住痛到坐立難安,也曾在捷運站被別人的手揮到,痛到在原地許久無法動彈;直到某次看到嘉義長庚有關單孔腹腔鏡疝氣手術的報導,毅然搭高鐵南下尋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第91屆國醫節慶祝大會暨第13屆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大會」三月十四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正式登場,除了分享中醫藥的最新研究成果與發展趨勢,更邀請了蔡英文總統頒發中醫奉獻獎。花蓮慈濟醫院也以近年來推動中西醫合療及中醫急症處置等卓越成果,由副院長何宗融代表獲獎。肯定中...

閱讀詳情 »

每天上班忙碌又高壓,下午茶可說是上班族的療癒小物,既能紓壓又能填飽肚子,是整天最期待的休息時間,但每天都吃進高熱量的點心真的好嗎?讓營養師來分享常見的辦公室點心熱量,看好再挑選,讓你吃點心不擔心。 下午茶甜甜圈熱量與營養素: 美式甜甜圈有超級多種口味!不論是撒上巧克力或者裹滿巧克力、草莓糖漿的甜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