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下腹痛合併發燒 骨盆腔炎恐危及生命

下腹痛合併發燒 骨盆腔炎恐危及生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出現骨盆腔炎時,患者會有下腹痛、發燒等症狀,觸診時會有壓痛感;衛福部台南醫院婦產科醫師蘇奕綾指出,診斷上,因骨盆腔炎不容易確診,加上容易引起輸卵管發炎、沾黏等後遺症,因此若有疑似症狀出現時,就應提高警覺,儘早就醫檢查,否則嚴重時,可能使細菌擴散感染整個腹腔,恐危急生命。

經常性性行為 容易出現骨盆腔炎

臨床上,一名40幾歲外籍勞工,近日因下腹疼痛不已,擔心是否有腫瘤等疾病,因此就醫檢查,經斷層掃描發現,這名患者子宮內有空氣,進一步了解病史後,才發現原來前一個月回國後,有和丈夫發生性行為,因此醫師研判可能因經常性性行為而造成的子宮發炎,也就是俗稱的骨盆腔炎。

性觀念開放 臨床骨盆腔發炎比例增

隨著性觀念開放,初次性行為的平均年齡逐年下降,促使骨盆腔發炎的比例有逐漸增加趨勢;蘇奕綾醫師表示,若青少女暴露在沒有保險套保護的性行為中,恐怕會使尚未發育成熟的生殖器官細菌感染,甚至破壞骨盆腔內的臟器,嚴重時恐造成輸卵管發炎、變形甚至阻塞,且提高引發子宮外孕及不孕等後遺症的機率。

治療骨盆腔發炎 應避免自行陰道沖洗

治療時,除了避免性生活,減少因夫妻同房的過程中,造成陰道的細菌推擠到更深層,擴大感染範圍,也應避免自行做陰道沖洗;蘇奕綾醫師表示,女性朋友也不用過於擔心,發生骨盆腔發炎不見得會不容易懷孕,除非反覆發炎者或較為嚴重症狀者,才可能因輸卵管沾黏而影響懷孕。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遠離骨盆腔炎找上門

只要能及早發現,以抗生素進行對症治療,就能有效控制症狀;蘇奕綾醫師呼籲,因此除了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降低骨盆腔發炎機率,若出現肚臍以下的腹部不明原因疼痛,且合併發燒、頻尿等疑似症狀時,就可能是骨盆腔炎徵兆,應盡快就醫檢查,否則一旦延誤治療,嚴重恐併發腹膜炎,危及生命外,也可能種下不孕的風險。

【延伸閱讀】熬夜、工作壓力大 熟齡女吞B群仍狂掉髮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1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嚴重齲齒、牙周病造成缺牙,或是跌倒、撞到牙齒掉落,患者多半都會面臨到植牙的選項,傳統植牙在最後的假牙製作時需要印模,耗時又辛苦;隨著3D數位牙科技術發展,現在牙醫師利用數位口內掃描機,紀錄患者口內狀況就可以取代傳統印模,不僅大幅節省假牙製作時間,品質也更加精確美觀,最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我國癌症高居十大死因之首,且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而「肺癌」已位居十大癌症死因首位,高達七至八成的患者來就診時,發現時已是晚期,治療難度大增。一名67歲超級馬拉松跑者,在健檢時,意外發現罹患肺癌,所幸發現的早,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單孔胸腔鏡肺小節切除手術,術後不但傷口極...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特別專訪甘誼文藥師,來替大家說明「事前避孕藥」跟「事後避孕藥」該如何區分? 相信這是許多男女有的疑問,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甘誼文藥師受訪指出,避孕藥分為「事前避孕藥」跟「事後避孕藥」此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事前避孕藥屬於”長期療程”,意旨女性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相信大家都聽過「6分鐘護一生」,這是為了要提醒女性朋友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以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或癌症,並趕快接受治療而阻止惡化。國健署表示,預防子宮頸癌,除了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及安全的性行為外,透過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也能預防感染,降低癌症發生的可能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