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停「打嗝」其實身體警訊?醫師建議「止嗝6式」解決尷尬窘境,別在一肚子氣啦!

作者:王小澤

 

原文標題: 治打嗝,小口喝水還是大口喝水管用?奇葩的止嗝方法真不少

 

餓的時候會打嗝,飽的時候也會打嗝,路走多了也打嗝,躺着不動也打嗝,站也打嗝,坐也打嗝……

 

簡直就是生命不息,打嗝不止。

 

如何讓「嗝」停下來?

雖然大部分的打嗝持續一段時間後就會自動停止,但它對身體和精神的折磨簡直讓人抓狂。人為制止打嗝不僅可以及早緩解不適,還能讓人有一種勝利的快感。

 

要說打嗝怎麼辦,土辦法洋辦法多得不勝枚舉,網上一搜一大把,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方法,但沒有哪種方法適用於所有人。

 

這裡列舉幾條成功率較高的方法:

 

  • 上半身儘量前傾至頭低腰高位,在這個狀態下大口喝水,注意別被嗆到。

  • 把一個紙袋罩在嘴上,呼吸幾次。這個方法對情緒激動亦有緩解。

  • 吞咽麵包或饅頭塊。大小量力而行,千萬別噎着。

  • 往外扯自己的舌頭,直到下一個嗝消失。

  • 倒立,只要你能行。

  • 被驚嚇,患有心血管疾病者慎用。

 

得過「諾貝爾獎」的止嗝方法

除了以上土辦法洋方法,還有一個被授予過搞笑諾貝爾獎的止嗝方法。

 

美國 Francis M. Fesmire 醫生和以色列 Majed Odeh 醫生髮明了一種「按摩直腸止嗝法」,並在 2006 年因此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

 

這套匪夷所思的止嗝法操作步驟如下:

 

食指伸入患者肛門,以緩慢的圓周運動按摩直腸。

 

患者打嗝的頻率會立即減緩,30 秒內完全停止。

 

深受打嗝困擾的各位可以大膽嘗試下,不過操作起來可能需要別人幫忙。

 

不停「打嗝」其實身體警訊?醫師建議「止嗝6式」解決尷尬窘境,別在一肚子氣啦!

 

 

為什麼會打嗝?

醫學上稱打嗝為「呃逆」,源於拉丁語 Singultus,意為啜泣的時候屏住呼吸。

 

各位可以想象一下:當哭泣的時候,強行停止哭泣,是不是會有一抽一抽的大喘氣現象?是不是挺像打嗝的?

 

打嗝其實是一種神經反射,受一個名叫「呃逆反射弧」的支配。在正常情況下,這個反射弧是沉默的,不發生作用的。

 

但在一些情況下,當組成這個反射弧的膈肌局部(隔開人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膈神經、迷走神經或部分中樞神經受到刺激的時候,比如大量進食、咳嗽、情緒激動、喝碳酸飲料、大笑、嗑藥等等,平時沉默的呃逆反射弧突然覺醒,就會引起一系列的反應:

 

  1. 單側或雙側的膈肌發生陣發性痙攣,也就是一陣一陣無意識地強烈收縮。

  2. 當膈肌收縮的時候,胸腔隨之突然擴大,肺內形成負壓,空氣從口、鼻被吸進來。

  3. 聲門突然關閉,吸入的空氣流中斷,便發出了短促的打嗝聲。

 

簡單的說,就是開啟了打嗝的「大門」。

 

最常見的刺激就是在狼吞虎咽之後,狼吞虎咽這種行為,會讓我們在吞咽食物的同時咽下不少空氣,堆積在胃的頂部。這個部位很容易刺激到膈肌,啟動呃逆反射。

 

如果打嗝停不下來……

超過 48 小時還未停止的打嗝稱為「頑固性呃逆」,如此長時間的打嗝,除了影響工作和休息外,還會導致消化和呼吸功能的異常。

 

絕大多數頑固性呃逆都是疾病誘發的,如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膈下膿腫、心包炎、電解質紊亂以及各種刺激呃逆反射弧的神經系統疾病。這時候除了制止打嗝,更重要的是治療原發病。

 

最有名的頑固性呃逆患者 Charles Osborne,從 1922 年開始打嗝,直至 1990 年去世,是目前世界上打嗝最多的吉尼斯紀錄保持者,打了約 4 億 3 千萬次嗝。

 

當然,這個紀錄恐怕再也沒人會挑戰了。雖然對打嗝的認識雖然還不夠透徹,但解決方法可一點都不少,比如吃藥、打針、神經阻滯、外科手術等等,總有一款適合你。

 

遇到無論如何都搞不定的打嗝,還是儘早去醫院消化科看看吧。

 

除了文中提到的止嗝方法, 你還有哪些不一樣的止嗝經歷呢?

 

 

 

責任編輯:海棠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轉載請註明來源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在其他微信公眾號,或丁香醫生公眾號入駐的內容平台(包括但不限於知乎、今日頭條、QQ 公眾平台、天天快報、淘寶頭條)看到本平台授權的文章,請郵件聯繫 [email protected] 授權轉載,不可直接二次轉載。

 

丁香醫生是中國最大的醫學網站丁香園旗下的健康管理平台。這裡除了有專業醫生寫給你的健康科普,還有中文互聯網最值得信賴的健康和醫療信息數據庫,你還可以通過丁香醫生旗下的在線醫療咨詢服務平台「來問醫生」在線向醫生提問。

 

 

不停「打嗝」其實身體警訊?醫師建議「止嗝6式」解決尷尬窘境,別在一肚子氣啦!

相關推薦

假若說杏是中醫之花,那麼艾便是中醫之草了。艾草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之效。治月經不調、經痛腹痛、流產、子宮出血,根治風濕性關節炎、頭風、月內風等。現代實驗研究 ​​證明,艾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可謂是“萬...

閱讀詳情 »

腹部脂肪是名副其實的頑強,人們不斷的嘗試各種辦法,然後腹部脂肪仍堆積在身上不動彈。然而大多數人是不考慮用瑜伽這種手段,來減少腹部脂肪,因為陌生,以及瑜伽本身的一些難度。    以下圖片來源 也許你很難相信,現在足球運動員的日常訓練中,就包含了許多瑜伽的位置和姿勢,幫助他們強健肌肉...

閱讀詳情 »

  另一個論點告訴你,不要喝冰水,不要吃冰,多吃熱的東西。 如果你要健康長壽, 就該知道:心臟的<最大剋星>是什麽 ? 習慣於吃飯時或是 飯後配冷飲嗎?   很舒服、很爽,尤其邊揮汗大啖麻辣鍋、邊喝冰,沙士,實在很有滿足感。 如有這個習慣,請看看以下的介紹:心臟的最大剋星就是吃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