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只女性高齡懷孕有風險! 研究:逾45歲男性增配偶妊娠糖尿率

不只女性高齡懷孕有風險! 研究:逾45歲男性增配偶妊娠糖尿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高齡懷孕各方面風險倍增!不只女性,男性生殖能力也會隨年齡增長下降,根據英國醫學期刊發表的研究發現,45歲以上的男性,會增加配偶罹患妊娠糖尿病的機率。除此之外,不論是高齡父親或是高齡母親所生育的寶寶,都有較高的機率早產、出生體重過輕,罹患自閉症的風險也較高。
國人平均初婚年齡往後延 高齡生育增加健康風險
國人晚婚晚育現象日益普遍,依內政部108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32.6歲,女性30.4歲,而國內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已至31歲,其中年齡為35歲以上者更達23%,是10年前的2.4倍(98年為9.4%),顯示出國內婚育年齡往後延遲的趨勢。

考量生育風險及胎兒健康、父母養育年齡的準備度、合適性、情緒穩定性等因素,國民健康署鼓勵女性於25歲至35歲之間完成生育規劃,男性則建議在40歲以前完成。國際文獻指出,35歲以上高齡婦女發生不孕、流產、死產、胎兒染色體異常機會較高;懷孕期間罹患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等妊娠合併症的風險也會增加。
國健署提供補助檢查 高齡孕婦、遺傳病史更安心
為提升孕期健康,國民健康署目前補助每位孕婦10次產前檢查、2次產前衛教指導服務、1次超音波檢查、1次乙型鏈球菌篩檢。此外,也針對年齡在34歲以上、經診斷或證明曾生育過異常兒、本人或配偶家族有遺傳性疾病史、或其他可能生育先天異常兒等高危險孕婦,給予產前遺傳診斷補助。
最後,國民健康署提醒,高齡男性千萬別輕忽對寶寶可能的健康風險,不論男女性,如果四親等內親人罹患遺傳性疾病的民眾,可攜帶親人的診斷證明至醫院檢查,政府同樣會提供1,500~2,000元的補助,並由醫院協助申請,歡迎符合條件的民眾多加利用。
【延伸閱讀】
 聽損兒的聽語療育要趁早 醫:6個月大前積極復健
七成Baby曾出現消化不適症狀! 寶寶哭鬧有解方

晚期卵巢癌做基因檢測 找對藥拚存活

台灣製藥團隊!抗疫期間藥品不中斷 民眾用藥堅強後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8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業者為了增加食品口感、美觀,並延長保存期限、降低成本,加入各種食品添加物,恐影響人體健康!營養師指出,火鍋料、香腸、火腿、速食麵、冰淇淋,甚至米粉、河粉、蘿蔔糕,都是含磷量高的食品,人體長時間大量食用,會加速損傷腎臟功能及血管鈣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主任金惠民指出,目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一名35歲女性嘗試懷孕多年沒有消息,期間還做了2次人工受孕也都沒有成功;日前透過傳統中醫治療,包含使用針灸、耳針、藥薰、拔罐等,每週規律針灸治療2至3次,1個月後竟傳來懷孕的好消息。中醫師指出,針灸療法可調暢人體氣血循環,讓身體狀態達到適合懷孕的環境,增加受孕機率。台北市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台中一名糖尿病合併心臟病患者,透過注意飲食、運動、藥物治療三管齊下,更在醫師鼓勵下減重8公斤,成功讓血糖值下降至正常範圍,顯示體重對於糖尿病治療占有舉足輕重的角色;適當體重控制能夠降低糖尿病誘發心血管疾病風險,包括腦中風、心肌梗塞、動脈硬化,減輕併發症對生命造成的威脅。中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據統計,前列腺癌患者術後,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比例高達26至100%,吃威而鋼、犀利士、樂威壯都沒效;不過,目前已有所謂的「陰莖復健」,透過口服、注射藥物,或真空吸引輔助器,可幫助患者重振雄風。53歲的王先生,日前接受根除性前列腺切除術,雖然手術非常成功,並保留有一側性神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