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只女性高齡懷孕有風險! 研究:逾45歲男性增配偶妊娠糖尿率

不只女性高齡懷孕有風險! 研究:逾45歲男性增配偶妊娠糖尿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高齡懷孕各方面風險倍增!不只女性,男性生殖能力也會隨年齡增長下降,根據英國醫學期刊發表的研究發現,45歲以上的男性,會增加配偶罹患妊娠糖尿病的機率。除此之外,不論是高齡父親或是高齡母親所生育的寶寶,都有較高的機率早產、出生體重過輕,罹患自閉症的風險也較高。
國人平均初婚年齡往後延 高齡生育增加健康風險
國人晚婚晚育現象日益普遍,依內政部108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32.6歲,女性30.4歲,而國內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已至31歲,其中年齡為35歲以上者更達23%,是10年前的2.4倍(98年為9.4%),顯示出國內婚育年齡往後延遲的趨勢。

考量生育風險及胎兒健康、父母養育年齡的準備度、合適性、情緒穩定性等因素,國民健康署鼓勵女性於25歲至35歲之間完成生育規劃,男性則建議在40歲以前完成。國際文獻指出,35歲以上高齡婦女發生不孕、流產、死產、胎兒染色體異常機會較高;懷孕期間罹患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等妊娠合併症的風險也會增加。
國健署提供補助檢查 高齡孕婦、遺傳病史更安心
為提升孕期健康,國民健康署目前補助每位孕婦10次產前檢查、2次產前衛教指導服務、1次超音波檢查、1次乙型鏈球菌篩檢。此外,也針對年齡在34歲以上、經診斷或證明曾生育過異常兒、本人或配偶家族有遺傳性疾病史、或其他可能生育先天異常兒等高危險孕婦,給予產前遺傳診斷補助。
最後,國民健康署提醒,高齡男性千萬別輕忽對寶寶可能的健康風險,不論男女性,如果四親等內親人罹患遺傳性疾病的民眾,可攜帶親人的診斷證明至醫院檢查,政府同樣會提供1,500~2,000元的補助,並由醫院協助申請,歡迎符合條件的民眾多加利用。
【延伸閱讀】
 聽損兒的聽語療育要趁早 醫:6個月大前積極復健
七成Baby曾出現消化不適症狀! 寶寶哭鬧有解方

晚期卵巢癌做基因檢測 找對藥拚存活

台灣製藥團隊!抗疫期間藥品不中斷 民眾用藥堅強後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8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盈淑報導】70歲的李媽媽,近日牙痛引發右上頷紅腫2天,以為紅腫會自己痊癒消失,但是紅腫非但沒消失,還腫到連右眼幾乎都張不開了,並且畏寒、發燒,兒子才急忙帶李媽媽到牙科處理。經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牙科楊若蘭主任檢查,發現為急性蜂窩組織炎,為李媽媽安排緊急住院,施打抗生素治療,也為她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經常會想,長大多好,有些事情卻只能想像。」兒童節將至,各地紛紛推出許多兒童節優惠/遊樂活動,但這些對於罹患癲癇症的孩童而言卻可能是種奢侈的願望,因癲癇的不可控性(無法控制何時何地發作),不僅孩童無法自由自在享受同齡人體驗各種遊樂器材的喜悅,對於照顧者而言也有著心疼的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疾病管制署歷年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日本腦炎流行高峰期為每年6月至7月,因此,為迎接夏季到來,民眾更應做好防護措施;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陳怡表示,去年本市就出現3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因此,除了呼籲豬隻養殖業者應於豬舍懸掛捕蚊燈,降低病媒蚊數量,最有效的方式,仍是提早接種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生,我才28歲,我還跟老公討論想要生一對可愛的寶寶,但剛剛發現罹患乳癌馬上就要化療了,還能如願生子嗎?」中國附醫生殖醫學中心主任何彥秉醫師常常聽到病人無奈地詢問,尤其國內女性普遍晚婚及晚育,因此也有許多女性確診乳癌時,仍是未婚或是雖新婚但是尚未生育。何彥秉主任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