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只是皮膚病!罹患「乾癬」只看皮膚徵狀不夠 恐爆35種疾病危機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乾癬,不只是皮膚病而已!台灣乾癬病友協會長期觀察國內病人發現,有高達4成的乾癬患者僅重視乾癬的皮膚徵狀,曾自行中斷治療,但根據國際研究指出,乾癬屬於全身性發炎疾病,也會影響全身多個重要器官,除了常見的皮膚與關節炎症狀,若因全身性發炎廣泛影響重要器官,恐引發至少35種疾病。

響應世界乾癬日,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與台灣乾癬病友協會今(29)日宣布共推「More than Skin」主題活動,呼籲病友隨時注意疾病狀況,積極就醫,同時找來國內知名設計師聶永真首次跨界醫療領域,為乾癬病友量身打造蘋果設計意象,鼓勵病友不再受到皮膚病灶的束縛。

台灣乾癬病友協會秘書長王雅馨表示,協會長期輔導觀察,有高達4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只關注皮膚表面的病灶,甚至不清楚自身體內可能存在著發炎的警訊;更有3到4成,有過自行停藥的經驗。

乾癬屬於免疫疾病的一種!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強調,這種全身性慢性發炎疾病,不但有外顯的皮膚症狀,連頭皮、指甲都可能有乾癬,更面臨「從頭到腳」的共病風險。

門診發現,最常見的共病影響就是乾癬性關節炎,約有3成的患者會合併有乾癬性關節炎。蔡呈芳提醒,特別是在頭皮、指甲與皮膚皺褶處有皮膚乾癬的患者罹病風險更高,且大多數都會出現指甲變形問題,一旦發現指甲出現凹陷、變形、甲床分離,並且搭配關節疼痛,像是下背疼痛、香腸指、足底筋膜炎等問題,就要懷疑是乾癬性關節炎。

乾癬患者的全身性發炎反應,也能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的惡化,導致心肌梗塞或中風。

治療乾癬,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說,儘管目前仍無法痊癒,但只要採取正確的治療方式,能抑制疾病持續惡化,傳統以類固醇及口服藥物為主,而目前健保也已給付生物製劑,可以直接抑制發炎反應,效果更精準,患者可針對自身的狀況與主治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

不只是皮膚病!罹患「乾癬」只看皮膚徵狀不夠 恐爆35種疾病危機

照片來源:照/翻攝自Pexels、台灣乾癬病友協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衰「被確診」江蘇台幹有額外賠償? 莊人祥認致電道歉:可拿這筆錢

楊志良喊「緩打賽諾菲疫苗」 指揮中心只給一句話回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這是真實故事,醫生說狀況不太樂觀,現在只能請大家替她加油了...!!小語今年剛滿32歲,在21歲那年結了第一次婚,婚後並不美滿,在結婚半年後離婚,她的第二次婚姻在22歲,當時因為已經懷孕了,所以決定再次結婚,這次婚姻維持了7年,生了兩個女兒,開了一家生意還不錯的小吃店,但其實看似美滿的家庭其實一直有...

閱讀詳情 »

痛風又稱“高尿酸血症”, 是一種因嘌呤(一譯“普林”)代謝障礙,使尿酸累積而引起的疾病,屬於關節炎的一種,又稱代謝性關節炎。 痛風的定義是人體內有一種叫作嘌呤的物質的新陳代謝發生了紊亂,尿酸(嘌呤的氧化代謝產物)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造成高尿酸血症,當...

閱讀詳情 »

美國福羅里達州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的皮膚科醫生,塔瑪拉·利澳,就曾經觀察到他的病人指甲上出現藍色而建議其對肺部進行檢查。因為,指甲上的藍色表明所獲氧氣不足。果不其然,檢查證實該病人肺部有積水。另一方面,估計多數人都聽說過指甲根部的小月牙。如果你有十個小月牙,那就說明你的甲狀腺很健康;每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