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數位科技助好孕 精準預測排卵時間

  傳宗接代是人生重大課題之一,但現代人因為許多情況,增加了受孕的難度,想要好孕到、生個可愛的寶寶,真的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知名的網紅蔡阿嘎與太太二伯,也是在結婚後努力了2年,最後在精準預測排卵期系統輔助下,終於「做人成功」。

  每對夫妻都想要有個孩子,可是有很多人卻遲遲沒有好消息,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以女性來說,年齡越大,卵子品質就越差,受孕機率就會降低;還可能因為排卵異常或障礙、輸卵管阻塞,甚至因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疾病;還有壓力過大或體重過重,甚至可能僅是月經週期不規則等,都可能是受孕的無形殺手。至於在男性方面,很多人是因為精蟲數過低,還可能是精索靜脈曲張、睪丸衰竭、荷爾蒙異常、輸精管阻塞或隱睪症等原因所造成。

  若在就醫檢查後,排除疾病所造成難受孕外,最多女性可能是因為月經不規則,以至於算不準排卵期,加上另一半的精蟲數稀少,導致受孕重重困難。連鎖醫療用品通路杏一醫療藥師林靈芝指出,能精準掌握排卵期,是增加成功受孕機率的重要關鍵。

  目前市面上偵測排卵期常見的方式,包括基礎體溫測量,藉由基礎體溫的測量與高低溫變化的情形,得知是否有有排卵,這是最多人使用的方法,但卻很難精確預測那一天是排卵日。

  此外,觀察子宮頸黏液周期變化,也很很多女性常用的方式,接近排卵期時,血中雌激素上升,刺激子宮頸黏液分泌增加,可感覺到排卵前陰道透明分泌物增多,但同樣無法正確預測排卵日。

  再者,就是透過尿液黃體激素檢測試劑,排卵前24至36小時左右,血液中的黃體激素會大量上升,以刺激卵巢排出卵子,此時尿液中會出現較高濃度的黃體激素,就可以透過試紙檢測出來。若使用得當,準確率大概有7、8成,但試紙的保存和濃度判讀,都會影響偵測結果。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有更創新的技術,能精準的預測排卵期。林靈芝藥師表示,新式排卵檢測系統,是新科技下的產物,和排卵試劑一樣,也是透過尿液中的黃體激素濃度來判定,但加上智慧頭手機鏡頭的掃描試紙,並透過專屬的APP與手機定位器來做判讀,少了人為肉眼觀察的疏失,大幅提高準確度。

  還能輸入月經週期的資訊,並結合每一次排卵期偵測的資料,經過APP精密的分析統計,讓您得知最佳的受孕日期。系統甚至會提醒您目前的生理週期狀況,避免錯過黃金受孕期,超過9成的精準預測更增加受孕的機率。

  預測排卵期的產品很多,準確度和方便性也各有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產品的同時,也要顧及準確度,才不會白白浪費每個月的黃金期。林靈芝藥師建議,至大型藥局購買排卵檢測產品,除了產品選擇多樣化之外,也有同類型最新的產品可供選擇,再加上專業人員現場的解說,幫助消費者一學就上手。

相關推薦

▲(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治療藥物及疫苗研發還有一大段路,想保護自己,唯有強化全身免疫系統、當個健康寶寶,營養師就建議還真有所謂的「防疫食物」概念可參考,日常飲食最好加強4個重點,包括足量蛋白質、鋅離子和多醣體、維生素以及7色的植化素,通通可以從天然的食...

閱讀詳情 »

刷牙時發現牙縫居然在滲血,到底是怎麼了呢?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牙齦流血的成因眾多,像是牙齦炎、牙結石、牙周病是最常見的原因,此外,刷牙太大力、刷毛太硬也可能傷害牙齦而導致出血症狀,提醒民眾若牙齦流血症狀遲未改善,甚至症狀加劇時,最好諮詢牙醫師的診斷建議,以免口腔問題惡化。  牙齦流血是很常見...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晚婚、晚育數字持續向後延!國健署指出,國內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已經延至30.9歲,比10年前增加了2歲;生育年齡超過35歲以上者,也比10年前成長2.5倍。而高齡孕婦除了不能忽略定期產檢之外,更要注意接受產前遺傳診斷檢查。...

閱讀詳情 »

愛滋病檢查,哪些人可能會感染? 愛滋病介紹     是一種因為感染了愛滋病毒(HIV),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漸漸受到玻壞,無法對抗環境中存在的細茵或病毒,而出現一連串的感染症狀,最後導致死亡。所以又稱之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在國內是十大傳染病之一,全世界已經造成好幾千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