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只眼睛「乾」 神經密度低也恐導致乾眼症

不只眼睛「乾」 神經密度低也恐導致乾眼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乾眼症幾乎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根據統計台灣罹患乾眼症者每年以10%的速度成長。乾眼症的症狀非常多樣性,除了眼睛紅、視力模糊、眼睛乾澀、有異物感、眼睛發脹、癢甚至痛以外,也會對眼睛表面的刺激有較大的反應而反射性溢淚。因此流眼淚也可能是乾眼症的症狀之一。

淚液分泌與角膜神經有關 眨眼頻率成關鍵

淚液品質是否良好對視力影響相當大,因此乾眼的病人也會因淚液不足而導致視力模糊。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許志堅醫師表示,淚液分泌跟角膜神經的感知有關係,人的眼瞼在眨眼的時候,除讓淚液均勻分布在角膜表面外,眼瞼也會刺激角膜,進而促進淚液的分泌。然而專注於看東西時,自動眨眼的頻率會減少,淚液分泌量也會隨之減少,淚液也比較難均勻分布在眼睛表面上,就易形成乾眼症的發生。年輕人雖然角膜神經密度正常,卻有乾眼症,就可能和眼睛常看3C產品和書等而減少眨眼頻率有關。也因此這些患者常有東西越看越模糊的現象產生。

這類患者視神經反應差 小心乾眼症

許志堅醫師更進一步提到,一般認為乾眼症是因老化、女性停經、眼睛感染,手術,或用藥等因素所造成的淚液分泌不足或淚液容易蒸發所導致。但研究也認為,角膜神經在以上的因素當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另外,角膜神經密度比較低,本身就可能造成乾眼發生的機率變高。像糖尿病的患者,因角膜神經密度較低或反應較差,乾眼症的發生比率就比較高。而自體免疫疾病如乾燥症(修格蘭氏症候群)的病患,除淚腺萎縮不易分泌淚水滋潤眼球表面,淚液也因充滿發炎物質,易造成角膜發炎和點狀破皮,甚至形成角膜潰瘍。其角膜神經在眼表長期發炎的狀況下,角膜神經密度也可能減少,導致乾眼更加嚴重。臨床上乾燥症患者需接受白內障手術治療,改善視力模糊的狀態,卻因長期乾眼、角膜點狀破皮,而無法開刀治療白內障,這樣的案例在眼科並不少見。因此許醫師呼籲,乾燥症患者除必須遵循內科治療,若有必要應及早尋求其他科別的幫助,疾病才能達到有效控制。

補充人工淚液 可緩解乾眼症不適症狀

乾眼症初期可從改善生活習慣,搭配點人工淚液來減緩不適的症狀。許志堅醫師表示,針對角膜已經破得嚴重的患者,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能減少對角膜的再次傷害。若乾眼持續地造成發炎,應進一步就醫檢查,一方面是確定病因,另一方面是早期治療以免造成角膜神經的受損。他表示,有些乾眼症後期的患者甚至沒有明顯的痛覺,視力也受到較大的影響。許醫師建議乾眼症患者,平時應保持心情愉快、多運動、睡眠也要充足,減少看3C產品的頻率率、多到戶外才是對眼睛最好的保健。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0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乳癌、肺癌、攝護腺癌等患者容易骨轉移,讓治療更為棘手,許多人擔心電腦斷層 (CT)、核磁共振 (MRI)掃描會有輻射汙染的風險,醫師指出,近幾年來,核醫掃描進步許多,屬非侵入性檢查,對於心肌灌注掃描、骨骼掃描,效果顯著,準確度高。   59歲劉姓男為肺腺癌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天氣冷颼颼,此時來杯熱熱的茶,一大口喝下去,總會讓人由心暖出來;此外,許多民眾為求方便,常飲用薑母茶、桂圓紅棗茶或黑糖塊等可用熱水沖泡之粉劑或濃縮塊,用來禦寒,不過這些即溶飲品往往含糖量爆表,一不注意就可能發福!以市售黑糖老薑茶粉為例,一包20克含糖16.6克,含糖量相當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日前1名中年婦人因耳鳴問題困擾多年而就醫,檢查後發現因長期茹素,缺乏攝取肉類中的維生素B12,進而導致聽神經萎縮退化,耳鳴不斷。對此,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維生素B12的主要作用為修復神經,藉由活化受損的內耳神經,達到改善耳鳴的作用,但僅對神經退化性的耳鳴起作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根據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Neurology)上的研究,發現人體長期暴露於空氣汙染中,可能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這個報告對於長期接觸空氣汙染和失智症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心血管疾病在這兩者間的作用,進行了研究。   瑞典卡羅琳研究所神經生物學、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