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人嘴破疑罹口腔癌 竟因憂鬱症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小小的口內炎竟會引發憂鬱症?!日前一名40歲的李姓婦人嘴巴裡破了個洞,即使醫師檢查後確定只是口內炎,她還是疑神疑鬼,覺得自己一定是罹患了口腔癌或嚴重的病症,更因此變得憂鬱不安、常失眠哭泣。後來轉診至身心科就醫,才發現原來一切都是季節性憂鬱症作祟,而口內破洞只是引爆憂鬱的導火線!

光田綜合醫院身心科楊淑如醫師解釋,季節性憂鬱症好發於每年10月到隔年3月,主要是因大腦內退黑激素或血清素等神經賀爾蒙,受到季節、環境及冬季晝短夜長影響而分泌異常,引發生理時鐘失調、神經傳導物質減少、腦部活動降低,進而容易讓人產生沮喪、倦怠和精神渙散等抑鬱的症狀。

也因此,很多人到了冬季時,心情就變得特別容易不好,到了春天或夏天心情又好了起來。門診也發現,光是11月份,因憂鬱症求診的病患人數就比平時增加了2成!楊淑如醫師表示,其實絕大多數的情緒變化與波動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倘若情緒障礙已嚴重影響生活,那就可能是季節性憂鬱症作祟了!

該如何預防「季節性憂鬱症」? 楊淑如醫師指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培養興趣、多照射陽光與運動是預防憂鬱症的關鍵。因為日光照射可以有效調節生理時鐘;培養早睡早起的習慣並配合運動,則有助於調整內分泌。不過,假如透過上述方法都無法改善情緒問題的話,就建議找身心科醫師尋求更積極的治療;另外,倘若民眾發現身邊親友有上述症狀的話,最好能提高警覺給予協助,避免「季節性憂鬱症」伸出魔爪、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45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等,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見的症狀,多數患者不敢運動,深怕一動就使疼痛更劇烈;醫師指出,其實適度的運動可以避免關節攣縮,並維護關節的活動性,也可增強肌肉力量,減輕患者處於肌肉萎縮、關節疼痛的惡性循環。台北榮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張德明表示,類風濕性...

閱讀詳情 »

不少人對吃素有所誤解!這一篇報導提供一個詳實的內幕。看完之後您可以持續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但對吃素就不要用異樣或錯誤的眼光來看待了!如果想嘗試吃素卻擔心營養攝取不足的朋友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嘗試一下了!   知道嗎?全世界最聰明的孩子的學校是「美國費城格連杜曼中心」。孩子們四歲入學時,就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2004~2013年台灣新生兒罹患膽道閉鎖比例約為萬分之1.6,每20萬名新生兒中,約有30~40人罹病。若不及早治療,容易造成肝硬化,並可能在2年內失去生命。國民健康署強調,目前已有膽道閉鎖簡易篩檢法,可透過兒童健康手冊中的九色大便辨識卡,比對寶寶大便顏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器捐新辦法剛上路,就有器捐家屬受惠!一名男子因為其胞弟10多年前過世時,認為要做好事,就為他做出器官捐贈的決定,如今該男子肝臟衰竭需要換肝,當年種下的善因,現在移植排序大躍進,因而獲得第一順位。負責為該名男子進行肝臟移植手術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陳堯俐表示,這位黃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