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吃難睡、吃多又怕上癮? 藥師教你6方法用對安眠藥

▲如何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物十分重要。(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每10人就有1人深受失眠所苦,鎮靜安眠藥物的使用量也居高不下,根據健保統計,處方藥量一年超過9.18億顆,健保花費約20.9億元,但民眾往往更困擾的是,不吃藥怕睡不著,吃多了又怕藥上癮,到底怎麼做才好?藥師公會提醒,其實只要學會6方法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用安眠藥並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根據健保署107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門診、住院鎮靜安眠藥使用人口持續增加,目前全國用藥人口超過426萬人,每5人至少1人用藥。而像Zolpidem和BZD類藥物,有可能造成更多副作用或併發症,一定要依醫師與藥師指示才安全。

藥師公會強調,鎮靜安眠藥物固然可以治療疾病,但長期連續使用,易產生成癮性、耐受性及依賴性,有些族群甚至會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包括銀髮族、孕婦、肝、腎疾病患者、肺部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等,建議在使用該類藥品時,應尋求正確的用藥諮詢,以避免濫用。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劑科藥師李俊達表示,鎮靜安眠藥主要有4類藥理作用,分別為解除緊張焦慮、幫助入睡安眠、肌肉鬆弛以及緩解痙攣,不同的鎮靜安眠藥,在這4類作用的效用強弱都不同,每個人使用後的效用也會因人而異。

如何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藥師提供6大方法如下:
(一)服藥時配開水吞服:茶、酒、咖啡或其他飲料都是不合適的。
(二)依指示於正確時間服藥:醫師開立為睡前服用,則請於就寢前15到30分鐘前服藥,並請立即上床,避免再從事其他活動,如滑手機、看書或處理其他事務等。
(三)依指示服用正確的劑量:請按照醫師開立的劑量服用,不要因為藥效不夠而自行加量,或擔心副作用而自行減量。
(四)避免突然停藥:在接受治療服藥的期間,醫師會依情況調整用藥;若欲停藥需與醫師討論,以漸進式減量方式來停藥,不可自行任意停藥;突然停藥可能會出現焦慮、抽搐或反彈性失眠等症狀。
(五)避免重覆用藥:服藥期間於其他醫療機構就醫時,請告知看診醫師正在服用的藥品,以減少藥品重覆開立,造成鎮靜安眠藥混用,而增加危險。
(六)認識藥品的副作用:清楚自己所服用的是哪種藥,且瞭解可能發生的副作用。不當地長期使用鎮靜安眠藥,容易出現藥物生理依賴性,或造成記憶力減退、反應力下降等問題。

李俊達提醒,鎮靜安眠藥屬於第三、四級管制藥品,若將未服用完的鎮靜安眠藥,「贈送」或「販賣」給他人,會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是違法且害人害己的行為。而要處理失眠問題,藥物治療只是其中一部份,還是需要配合日常生活作息、情緒的調適,壓力的緩解,才能有效地改善根本問題。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台灣已出現本土確診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民眾應提高警覺、勿驚慌,並配合防疫政策確實做到居家隔離、居家檢疫,以防堵疫情擴散! 依照現行防疫規範,居家隔離與居家檢疫最大的差異在於適用對象,居家隔離是針對有確定病例之接觸者,而居家檢疫適用於具中港澳旅遊史者,兩者皆須配合進行1...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升溫,人心惶惶,全台防疫等級升高,不少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門戶把關者冒著高風險防堵疫情,快要喘不過氣,壓力大到爆表;此外不少觀光旅遊、餐飲及百貨從業人員因受到疫情擴散的波及,業績持續下降,嚴重影響生計,壓力也不小;也有不少上民眾擔心買不到口罩、酒精焦慮不已。...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出現第24例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晚間發布訊息表示,確診國內第24例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為北部60多歲女性,值得注意的是其近2年無出國史,指揮中心正持續追蹤接觸者及發病前活動史。 指揮中心下午才公布第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