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吃難睡、吃多又怕上癮? 藥師教你6方法用對安眠藥

▲如何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物十分重要。(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每10人就有1人深受失眠所苦,鎮靜安眠藥物的使用量也居高不下,根據健保統計,處方藥量一年超過9.18億顆,健保花費約20.9億元,但民眾往往更困擾的是,不吃藥怕睡不著,吃多了又怕藥上癮,到底怎麼做才好?藥師公會提醒,其實只要學會6方法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用安眠藥並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根據健保署107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門診、住院鎮靜安眠藥使用人口持續增加,目前全國用藥人口超過426萬人,每5人至少1人用藥。而像Zolpidem和BZD類藥物,有可能造成更多副作用或併發症,一定要依醫師與藥師指示才安全。

藥師公會強調,鎮靜安眠藥物固然可以治療疾病,但長期連續使用,易產生成癮性、耐受性及依賴性,有些族群甚至會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包括銀髮族、孕婦、肝、腎疾病患者、肺部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等,建議在使用該類藥品時,應尋求正確的用藥諮詢,以避免濫用。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劑科藥師李俊達表示,鎮靜安眠藥主要有4類藥理作用,分別為解除緊張焦慮、幫助入睡安眠、肌肉鬆弛以及緩解痙攣,不同的鎮靜安眠藥,在這4類作用的效用強弱都不同,每個人使用後的效用也會因人而異。

如何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藥師提供6大方法如下:
(一)服藥時配開水吞服:茶、酒、咖啡或其他飲料都是不合適的。
(二)依指示於正確時間服藥:醫師開立為睡前服用,則請於就寢前15到30分鐘前服藥,並請立即上床,避免再從事其他活動,如滑手機、看書或處理其他事務等。
(三)依指示服用正確的劑量:請按照醫師開立的劑量服用,不要因為藥效不夠而自行加量,或擔心副作用而自行減量。
(四)避免突然停藥:在接受治療服藥的期間,醫師會依情況調整用藥;若欲停藥需與醫師討論,以漸進式減量方式來停藥,不可自行任意停藥;突然停藥可能會出現焦慮、抽搐或反彈性失眠等症狀。
(五)避免重覆用藥:服藥期間於其他醫療機構就醫時,請告知看診醫師正在服用的藥品,以減少藥品重覆開立,造成鎮靜安眠藥混用,而增加危險。
(六)認識藥品的副作用:清楚自己所服用的是哪種藥,且瞭解可能發生的副作用。不當地長期使用鎮靜安眠藥,容易出現藥物生理依賴性,或造成記憶力減退、反應力下降等問題。

李俊達提醒,鎮靜安眠藥屬於第三、四級管制藥品,若將未服用完的鎮靜安眠藥,「贈送」或「販賣」給他人,會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是違法且害人害己的行為。而要處理失眠問題,藥物治療只是其中一部份,還是需要配合日常生活作息、情緒的調適,壓力的緩解,才能有效地改善根本問題。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灣新生報記者張淑珠報導】 進入夏季,蚊蟲開始活躍,台中一名六十多歲婦人幾個月來飽受蚊蟲叮咬之苦,使用過許多內服或外敷的藥物,始終無法改善,輾轉到台中榮總皮膚科就醫,居然是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也就是淋巴癌作祟。經皮膚科和血液腫瘤科同時治療,病情才獲得改善。台中榮總皮膚科總醫師翁毓菁指出,這名六十多歲...

閱讀詳情 »

英國年僅25歲的 Amy-Louise James 全身長滿了濕疹,以至於她每天都不得不更換自己的床單。有時癢的忍無可忍, James 抓的身上許多角質層都脫落下來。 James 也多次由於自己「噁心」到他人,尷尬地不停對身邊的陌生人道歉。嘗試了種種治療方法都無疾而終之後,最後 James 竟意外發...

閱讀詳情 »

人物介紹:於娟,海歸博士,復旦大學優秀青年教師。2009年12月被確診患上了乳腺癌,2011年4月19日凌晨去世,年僅32歲。患病期間,於娟把自己患癌症前的生活寫成《癌症日記》發到了博客上,引發千萬網友關注。   「健康真的很重要。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