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平凡「白」衣天使 靠熱情挺過來的護理路

不平凡「白」衣天使 靠熱情挺過來的護理路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做對的事情是應該的,但是堅持做對的事情,需要很大的毅力與熱情!花蓮慈院手術室服務的護理師尤麗菁,已經從事護理工作二十四年,在重症加護病房服務後,轉戰慈濟手術室護理團隊一待就是十八個年頭。尤麗菁笑著說,當初真的只是被花蓮的好風景所吸引的,沒想到花蓮的土這麼黏,讓她一待就是十八年。

每天面對各種突發狀況 病人回饋是堅持的動力

目前擔任手術室骨科小組長的尤麗菁,在手術過程中,需要核對病患資料、協助醫師傳遞器械,還有應付各種突發狀況。一切動作的完成,完全不需要任何的口令,遇到各種臨床狀況,專業的她就彷彿程式自動控制般,迅速而切實地完成所有工作。

面對手術室高壓的工作環境,難免遇到挫折,但病人的回饋是尤麗菁堅持的動力。尤麗菁說,曾經有位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的病人,脊椎彎曲程度仍日漸嚴重,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平躺著,抬頭看天空。終於在數次手術後,聽到病人說,「他現在可以平躺了,可以看的到天花板了。」那種感覺真的很棒!

看盡生離死別 發願扮演「器官保存」推手

整天進出手術室,看盡生離死別,讓尤麗菁對人生有了全新體悟,更加珍惜人與人之間的緣份。現在尤麗菁除了每天協助手術護理工作外,她也接手協助花蓮慈院成立人體器官保存庫管理業務,在生命交會之間,扮演「推手」角色。

人體器官保存庫主要是將器官捐贈者或是手術過程中,殘餘但仍有使用價值的組織,諸如骨骼、羊膜等,經過適當處理後進行保存;當有重建需求的病人需要這些組織時,便可取出使用。而尤麗菁的工作就是在取得組織後,會做捐贈者合適性篩檢,同時進行細菌培養檢測,並進行無菌包裝程序,之後將骨骼組織存入醫院細胞培養處理中心保存庫的超低溫冷凍櫃中,讓器官移植品質更有保障。

平淡中用心奉獻 讓護理工作更顯大愛

尤麗菁說,器捐是無私的奉獻,是「大愛」的表現,而人體器官保存庫是集捐贈者所有的大愛,讓捐贈者安心、更保證受贈者安全,所以每個環節都不能馬虎。

面對工作很嚴謹,教學上也很嚴肅,尤麗菁對待後輩卻像媽媽一樣地細心。尤麗菁說:「就是盡力吧!總是希望把事情盡量做好!」就是這份平淡中的用心,讓她覺得自己的努力是有價值的。從事護理工作二十多年,尤麗菁仍舊熱情不減,要用專業繼續守護花東鄉親的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9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張先生經歷辛苦的左側肺癌手術後,因必要性的神經牽引與剝除而發生吞嚥困難、喝水嗆食、嗓音沙啞持續3個月,檢查發現聲帶麻痺,讓水與食物流進氣管中。另一位王大姐在60歲後,因聲門閉合不全,逐漸發生聲音發不長、沙啞,甚至喝水會有嗆咳的狀態。成大醫院耳鼻喉部蔡書維醫師表示,單側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類神經網路演算法與電腦高速運算的不斷進步與突破,使用AI協助醫療影像辨識的能力已逐次到位。亞東醫院為持續提升臨床照護品質,與廣達電腦合作開發「醫療AI合作案」,而在眾多醫療問題中,胸部X光(CXR)的數量最大,需要龐大專業人力去判讀,也是AI最值得切入之臨床領域之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健保給付不足,醫院靠藥價差「以藥養醫」早非秘密,但藥價差會影響民眾嗎?醫改會藥品政策組召集人高雅慧指出,曾有民眾投訴醫院換藥後,醫師無法開立原來的藥品品項,也無法去別處領藥,民眾只能領不習慣的藥。另一方面,若是醫師開立「特定」卻「不必要」的藥品,更徒增用藥安全風險。她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0多歲退休校長,這陣子一來不僅忘東忘西,才剛發生的事情也馬上忘記,並不停重複詢問,且家人也常常聽校長提起以前老同學或學生的近況,但其實校長早就與這些同學或學生未曾聯繫,也因此家人感覺有異,便帶校長就醫檢查,經進一步臨床心理檢查等評估,確診為中期失智症所導致。藥物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