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想又胖又不健康 從飲食運動做起!

不想又胖又不健康 從飲食運動做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隨著現代人工作忙碌,壓力大,作息上的不正常;飲食也經常以外食為主,偏向高油、高糖、高鹽;再加上國人生活型態多屬於靜態,像是看電視、用電腦,長時間處於坐姿並缺乏運動,這樣的現象,易導致熱量過剩、腹部脂肪增加、腰圍變大,造成血糖偏高、血壓上升、血脂異常,產生代謝症候群的機率也隨之提高了。

緊隨癌症的第二個健康殺手

歷年來十大死因中皆有多項與代謝症候群有關的慢性疾病,如: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等,這些疾病加總起來的死亡率,已超過癌症。所以「代謝症候群」是緊隨著癌症成為我們健康的第二個殺手!一定要知道如何預防它並且遠離它!

健康危險的五大警訊

代謝症候群它不是一個特定疾病,而是一種病前「狀態」,指的是一群危害健康的因子共同聚集,是健康危險的警訊,也可以說是肥胖、血脂異常、血糖異常、高血壓的綜合體。根據以下五個危險指標中,包含:(1)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2)血壓過高:收縮壓≧130mmHg、舒張壓≧85mmHg;(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過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4)空腹血糖值(Fasting glucose) ≧100mg/dl;(5)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 ≧150mg/dl。若具有三項(含)以上者,即稱為代謝症候群。

控制體重、規律運動、健康飲食

基隆市安樂區衛生所李炯宗主任呼籲民眾,預防勝於治療!預防代謝症候群必須從「體重管理、運動、健康飲食」三方面著手,飲食要把握低鹽、低糖、低油、高纖的原則,多吃蔬菜,適量攝取水果,避免加工和油炸的食物;肉類方面則儘量以白肉取代紅肉、保持理想的體重,避免肥胖;此外要培養規則的運動習慣,盡量達到每天有30分鐘的中強度體能運動,如騎腳踏車、快走、走樓梯、爬山等來預防代謝症候群的產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2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不只新冠肺炎會引起肺部纖維化症狀,硬皮病患者更應留意肺功能問題!一名65歲林先生發病時全身水腫,以為是腎臟疾病,13年前確診為硬皮病,未料治療第7年時,突感身體不適,爬樓梯異常呼吸困難,前往醫院檢查發現下肺葉已纖維化。所幸目前有最新抗肺纖維化藥物,能延緩疾病惡化,積極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臨床上,一名70多歲阿婆,被診斷無法治癒的肺腺癌晚期,已發生骨轉移,考量患者年紀,醫師以第一代EGFR標靶藥物治療,6個月後,電腦斷層上只剩肺部微小病兆,治療至今5年也不再變化,目前已逾80歲,仍可繼續下田。診治該病患的成大醫院外科部主任曾堯麟呼籲,晚期患者別絕望,肺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國大陸北京突然暴增新冠感染者病例,今(17)日通報再新增31例感染者,並且連續數日2位數病例成長,大陸衛生單位懷疑進口鮭魚疑似攜帶病毒,導致當地批發市場成病源。對此,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則認為,鮭魚帶病機會非常小,當地人潮應該才是主因。另外,指揮中心針對台灣確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食藥署今(17)日公告,所有含有fenspirede成分藥品,全面取消藥品許可證。統計國內有1款原料藥與11款處方藥,禁止輸入、製造、批發、陳列調劑等,廠商必須立刻回收醫院、診所、藥房庫存,限期1個月。 食藥署簡任技正黃琴喨表示,去(2019)年2月歐洲公布禁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