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對抗肺炎鏈球菌 快打13價結合型疫苗

對抗肺炎鏈球菌 快打13價結合型疫苗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嬰幼兒免疫力不足夠,尤其因感冒容易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而併發敗血症恐有致死風險,但目前國內僅提供年滿1歲可接種公費疫苗,到底嬰幼兒何時開始施打才能將感染機率降到最低呢?醫師建議家長,若經濟條件許可,應從新生兒2個月開始自費施打13價結合型疫苗,能夠提供最好的防護效果。

今年4月23日,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首例幼兒因感染IPD死亡個案,年僅1歲5個月的女童,因未曾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而感染致病力最強的血清型19A侵襲性肺炎鏈球菌,從確診到死亡的時間,短短不到2天。

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黃瑽寧指出,肺炎鏈球菌包含90種以上的血清型別,目前國內最盛行的是血清型19A型肺炎鏈球菌,主要流行季節為冬季至春季,病患多半是5歲以下嬰幼兒及65歲以上老年人。

國內去年開始提供2至5歲幼兒、75歲以上老年人,公費接種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今年1月起,更擴大提供1至5歲幼童免費接種。

不過,黃瑽寧表示,1歲以下幼兒抵抗力較低,感染肺炎鏈球菌容易引發致命的併發症,如腦膜炎、敗血症等。建議家長,新生兒應從2個月開始,先行自費接種第1劑結合型疫苗,等寶寶滿第4及第6個月時,再接種第2、3劑,滿周歲時,就可接續第4劑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才能使疫苗產生最佳的保護效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73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正處哺乳期的吳小姐,因第四、五頸椎椎間盤突出合併椎間盤破裂,導致頸痛、右肩痛、右上臂疼痛不適,但為母則強,強忍疼痛不服用止痛藥物,直到接受頸椎內視鏡微創手術當天症狀即大幅改善,隔天即出院;術後經過短暫恢復期,便能全心照顧嬰兒與恢復輕便家庭勞務及日常生活,追蹤至今恢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中醫院一位幸秋香護理師,從事長照服務已有12年的時間,去年開始進入長照2.0服務,讓她深入了解一個家庭照顧者,因為對長照資源的不了解,面對問題應接不暇、求助無門的痛苦。因此,她主動關懷個案家庭沒說出口的需要,盡力的協助他們,也成為個案家屬照護路上的光亮。骨盆腔粉碎骨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現代人多晚婚,再加上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百般呵護;然而,人的一生有如馬拉松,家中寶貝不能只贏在起跑點上,必須要建立起良好的健強體魄,有了營養消化吸收好,抵抗力自然好。要如何讓寶寶健康成長呢?揚名海內外中醫師李深浦兒孫滿堂,個個身強體健;在此,他特別公開家傳5...

閱讀詳情 »

塑膠袋=塑化劑! 大量曝露增動脈硬化風險【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熱騰騰的包子,裝入塑膠袋裡,方便拿著吃,塑料因為很方便,被廣泛用在各領域。而塑料要軟,就得使用塑化劑,像是塑化劑DEHP(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在台灣有高達7成使用率,台大醫院團隊一項追踨800個平均年齡21歲年輕人的研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