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不想活!青少年暑假陷憂鬱,這4個徵狀要注意...

不想活 青少年暑假陷憂鬱,這4個徵狀要注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暑假期間青少年有較多的自由活動時間,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近期接到許多家長前來諮詢表示,最近孩子常常早上爬不起床、抱怨頭痛、肚子痛,變得容易不耐煩,胃口不好,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甚至哭著跟同學說不知道活著有什麼意義,經醫師評估、診斷為青少年憂鬱症。

體內賀爾蒙增加 第2性徵開始發育

草屯療養院護理師楊淑惠表示,青春期的青少年體內賀爾蒙快速增加,第2性徵開始發育,對自己外觀的改變青少年需要時間來適應,例如:孩子們會花很多時間關心他們的青春痘。

與家人關係疏離 加深認同困難

而且進入國中後孩子在家的時間減少許多,親子間為了學習的問題也會增加許多衝突,與家人之間的關係疏離,更加深青少年尋求重新認同過程的困難,青少年常見的憂鬱症狀可從4大方面表現:

1)    心情(情緒)方面/

青少年憂鬱症的情緒表現,和成人的憂鬱症較大的不同,是青少年較不容易表達出憂鬱的心情,而常出現容易生氣、發怒、焦躁不安的情形。

2)    認知(思考)方面/

如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不佳,覺得自己沒有用,沒有人在乎自己,容易自責,無望感、無助感等,甚至出現自我傷害的想法。

3)    行為方面/

常常想要請假、不想去學校上課、逃學、逃家、曠課、頂嘴,不喜歡跟同學來往,變得退縮、過度依賴,有自我傷害或自殺的行為等。

4)身體方面/

頭痛、頭暈、腸胃不舒服、肩頸酸痛、睡眠習慣的改變、飲食習慣的改變、體重下降,暴飲暴食、體重上升,容易疲倦等。

持續服藥治療 追蹤並預防復發

父母發現孩子有上述情形,持續數周以上,應該盡快帶孩子至醫院就醫,憂鬱症的治療需要青少年、家長、學校與醫護人員一起配合,家長也要提醒孩子規則服藥,觀察孩子服藥之後的變化,憂鬱症狀改善之後,仍需要持續服藥及治療一段時間,以追蹤並預防症狀再度復發。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鮮紅色血便就是痔瘡?錯誤迷思竟讓病情拖到癌症末期!67歲的許先生血便1年,血色接近鮮紅色,因為沒有痛便也不在乎,原本以為是痔瘡,直到2個月前誤以為內痔掉出肛門,到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腫瘤,後竟確診是直腸癌末期!原來許先生認為血便若是鮮紅色就是痔瘡,才遲遲未就醫。彰化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1歲半的陳姓女嬰上週末在家發燒,2天後嘴巴周圍、手腳都出現許多潰瘍與水泡,8歲的姊姊也在2天後出現同樣的狀況,檢查後確診姊妹皆罹患腸病毒手足口症。醫師提醒,開學後容易造成群聚感染,學童常將病毒帶回家中傳染給年幼弟妹而不自覺,恐造成另一波感染高峰,為免群聚感染影響家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別再貼標籤,思覺失調症跟你想得不一樣!今年32歲的美國病友Rachel Star Withers青少年起就有幻覺,讓她的青少年過得很「羞辱」,但當她終於接受自己、面對疾病,從10幾年起開始拍攝關於思覺失調症影片,至今點閱破億。她挺身對抗汙名,讓大眾對精神病患者不再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你吃得健康食品安心嗎?健康食品屬於食品非治療,形態多樣包含膠囊、粉狀、錠狀等,為加強健康食品的管理與監督,衛福部施行健康食品查驗制度,產品若標示為「健康食品」應由業者提供相關報告查驗登記。 精緻糖攝取每日不能超過200大卡為配合國人營養政策,健康食品的配方設計必須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