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腹瀉大不乾淨 當心恐為大腸急躁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腹瀉大不乾淨 當心恐為大腸急躁症

現代人生活緊張,工作中的壓力恐導致生理狀態大改變。一位50歲左右的女性受腸躁症困擾,下腹絞痛問題時常困擾她,每天最少會拉肚子5到6次,有時候甚至超過10次,甚至有時還嚴重到需要請假休息。其實在現在快速生活步調的社會中,大腸急躁症也許不致命,但卻會在社交、人際關係上令人大感困擾。

腹痛、排便習慣改變 台灣發生率約 17%~22%

柳營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吳昱勳表示,許多人都有腸胃道功能方面的問題,像上述這位婦女有腹痛與排便習慣改變的表現,就是典型大腸急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最常見的症狀。北美調查指出,約有10~15%的人患有大腸急躁症,其中以年輕女性的發生機會最高。台灣的發生率約17~22%,不過男女之間的發生率並沒有差異。

腹瀉又便祕 排便不乾淨的感覺

民眾注意,出現這些警訊要當心!大腸急躁症主要表現的徵狀為慢性腹痛與排便習慣改變,其中慢性腹痛主要以絞痛感為主,腹痛的發生可能與情緒或飲食有關,在排便之後症狀則會改善。

排便習慣改變則是可能會有腹瀉、便秘或是兩者交替出現的情況,也會有排便不乾淨的感覺。若民眾有每週至少1天反覆性的腹痛,持續超過3個月並有排便次數改變、排便型態的改變就很有可能為大腸急躁症的警報,此外,體重減輕或抽血結果異常(貧血、發炎或電解質異常)的民眾也要有所警覺。

少吃容易產氣類的豆類、洋蔥、胡蘿蔔

飲食上的控制非常重要,多產氣類的食物如豆類、洋蔥、胡蘿蔔、香蕉等,可能會惡化腹痛的症狀,酒類與咖啡也應儘量避免食用,有乳糖不耐症的患者也應減少乳糖攝取。如果症狀無法改善或是已經影響到生活,則可以使用藥物治療,而藥物的種類根據便秘或是腹瀉的症狀來做調整。此外,改變生活型態與壓力調適,多多從事運動也會對症狀改善與減緩症狀惡化有所幫助。

吳昱勳醫師表示,這位婦女改變飲食習慣與接受藥物治療,大便的次數已經有明顯地減少,雖然每天仍有2到3次的排便,但已不至於影響生活而且可以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因此,有類似症狀的患者,建議可以先到腸胃科門診與醫師討論後,接受相關檢查與配合治療,學習如何與自己的腸胃道相處,重新找回健康與自信的生活態度。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植物奶」這個話題已經延燒了一段時間,許多咖啡廳像是星巴克、路易莎、CAFÉ!N等都開始引進植物奶。但也有許多人對於植物奶存有疑慮,例如能不能完全取代牛奶,或是會不會比牛奶來的更容易變胖,今天儂編就要一解大家的疑惑!   &n...

閱讀詳情 »

由美國黃豆出口協會與台灣區植物油製煉工業同業公會聯合主辦的「黃豆油大師檢定(Soy Oil Master)」今年邁入第三屆,受疫情影響,主辦單位今年度特別規劃線上課程,邀請專家錄製線上教學影片,即日起可至官網報名,預計於8月28日(六)舉辦實體測驗,並於9月17日(五)舉辦頒獎典禮,邀請通過檢定之學...

閱讀詳情 »

本來就有點小潔癖的我防疫期間都很勤勞地消毒,除了出入店家時會噴酒精之外,我自己也會隨身帶一瓶抗菌噴霧來加強防護。因為嗅覺和肌膚很敏感,比起常見的酒精、次氯酸水,我個人比較偏愛成分較天然的奈米銀離子抗菌液。在網路搜尋時看到UGuard優家・淨NM銀離子長效抗菌噴霧使用寶寶可用奈米級銀離子成分,是業界...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許多人一早先一杯咖啡,今天才算正式開始;然後下午喝再一杯提神,否則不能好好工作。你有想過自己是否有「咖啡因過量」的問題嗎?或者懷疑自己「咖啡因成癮」?營養師高敏敏近期分享了「咖啡因過量8大警訊」,以及「要注意減少攝取咖啡因的7種人」,協助我們省視自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